初开春水一舟通,水上轩斋镜影中。
偶咏壁题成隔岁,似看雁字不留空。
已欣皎洁如呈月,何必波澜更忆风。
位置若还觅粉本,辋川图里辨新丰。

涵漪斋

初开春水一舟通,水上轩斋镜影中。

偶咏壁题成隔岁,似看雁字不留空。

已欣皎洁如呈月,何必波澜更忆风。

位置若还觅粉本,辋川图里辨新丰。

注释:

  1. 初开春水一舟通:春天的江水刚刚解冻,一艘小船畅通无阻。
  2. 水上轩斋镜影中:在船上的轩窗里看到镜子中的倒影。
  3. 偶咏壁题成隔岁:偶然间在墙上题写了诗句,这些诗被遗忘了多年。
  4. 似看雁字不留空:像看到大雁飞翔时留下的轨迹一样,但那些痕迹并不真正存在。
  5. 已欣皎洁如呈月:已经欣赏到月亮的皎洁,就像它呈现给人们的美丽。
  6. 何必波澜更忆风:又何必去回忆那曾经的波澜壮阔的海浪?
  7. 位置若还觅粉本,辋川图里辨新丰:如果还在寻找那个位置(指画室),那么可以辨认出那是王维的辋川图,因为图中有新丰这个地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诗人通过观察和想象,捕捉到了春天江上的景象和内心的感受。首句“初开春水一舟通”,描绘了春天江水的清澈与船只的自由通行。接着诗人转入对轩窗内景象的描绘,“水上轩斋镜影中”,通过比喻将轩窗里的倒影比作镜子中的景色,展现了一种静谧而和谐的美。

接下来的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思考。“偶咏壁题成隔岁”,意味着那些曾经在墙壁上留下的诗作,如今可能已经被人遗忘,成为岁月的痕迹。“似看雁字不留空”,则是一种象征,暗示那些美好的事物虽然留有痕迹,但却无法真正留存。

最后两句“已欣皎洁如呈月,何必波澜更忆风”,诗人表达了对于宁静生活的赞美。他已经欣赏到了明月的皎洁,不需要再去回忆那些曾经的波澜壮阔。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以及对过去的回忆不再留恋。

最后一句“位置若还觅粉本,辋川图里辨新丰”则是对画作的赞赏。如果还在寻找画室的位置,那么可以通过识别画作来辨认那里是王维的辋川图。这句话既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也展示了他对艺术和绘画的深厚造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