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峪秋深清且嘉,林疏墙外见人家。
授衣时节宵鸣杵,挝穗圃场午响耞。
终岁勤劳亦亟矣,九重安逸岂宜耶。
今朝所得殊前度,不为搜吟玩物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西峪秋深清且嘉,林疏墙外见人家。

  • “西峪”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地名,也可能是泛指某个地方的名字,这里指的是秋天里的西峪。秋天的西峪景色清幽美好。“清且嘉”表达了作者对西峪秋天美景的喜爱之情。

  • “林疏”指的是树林稀疏,“墙外见人家”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象,透过稀疏的树林可以看到远处的农舍。

  • 授衣时节宵鸣杵,挝穗圃场午响耞。

  • 在授衣节(即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到来的时候,人们会敲打木制的手锤(杵)以庆祝。这个习俗可能与农耕有关,因为在收获的季节,人们需要敲打谷物来帮助谷物干燥。

  • “挝穗圃场”中的“挝”是敲打的意思,描述了农民们忙于田间劳作的场景。而“午响耞”则形象地描绘了午后时分,农民们敲打谷物时的声响。

  • 终岁勤劳亦亟矣,九重安逸岂宜耶?

  • 整年辛勤劳作,也是为了生活的必要。这里的“终岁勤劳”意味着长期的辛劳。而作者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于统治者不劳而获的不满。

  • “九重”通常指的是朝廷或者皇室,这里可能是指皇帝或贵族的生活状态。“安逸岂宜耶”则是质问这种安逸的生活是否合理。

  • 今朝所得殊前度,不为搜吟玩物华。

  • “今朝所得”可能指的是作者今天所得到的恩惠或赏赐。“殊前度”表示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变化,也许是因为得到了更好的待遇或者更丰富的资源。

  • 作者并不以此为乐,他更看重的是自己的实际劳动成果。“不为搜吟玩物华”意味着他不会沉迷于物质享受而忽略自己的辛勤工作。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西峪秋季景色的描写,展现了一种勤劳朴实的乡村生活氛围。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统治者不劳而获生活的批评。诗中的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自然,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