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马兰蹊不碍凉,虚亭憩坐敞秋光。
远山似揖近山拱,枫叶初丹槲叶黄。
西北诸峰倚天近,东南一水入瀛长。
年年旧句邻新句,徒曰忘言那易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登四面云山亭子
- “登”指的是登上或到达。在这里,它表示诗人到达了四面云山的亭子。
- “四面云山”指的是四周被云雾缭绕的山峰。这里的“亭子”可能是指一个观景或休息的地方。
- 策马兰蹊不碍凉,虚亭憩坐敞秋光
- “策马”指骑马。在古代,文人墨客常常骑马游览山水,享受自然之美。
- “兰”指的是兰花,这里可能是指兰花的香气。
- “溪”指小溪,通常指一条清澈的小河。
- “策马过溪”意味着骑马从溪边经过。
- “不碍凉”表明骑马时并不感到炎热。
- “虚亭”即空旷的亭子。
- “憩坐”意为休息并坐下。
- “敞秋光”意为敞开秋天的光芒。
- 远山似揖近山拱,枫叶初丹槲叶黄
- “远山”和“近山”都指的是远处和附近的山。
- “揖”是拱手礼,这里用来形容山峦似乎在向对方行礼。
- “枫叶初丹”中的“丹”是指红色。枫叶刚开始变红的时候。
- “槲叶黄”中的“槲”是一种树名,叶子像槲树的叶子一样黄。
- 西北诸峰倚天近,东南一水入瀛长
- “西北”和“东南”都是方位词。
- “诸峰”指的是多座山峰。
- “倚天近”形容山峰高耸,好像要靠着天空一样。
- “一水”指的是一条河流。
- “瀛”可能是一个地名,这里指代大海。
- “入瀛长”意为流入大海的长河。
- 年年旧句邻新句,徒曰忘言那易忘
- “年年”表示每年,每年都有新的诗句产生。
- “新句”指新的诗句,可能是诗人的新作。
- “邻”在这里可能是指相互关联或相近。
- “忘言”指忘记言语,形容诗歌的美妙之处难以用语言表达。
这首诗通过对四面云山亭子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整首诗意境优美,富有画面感,让人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山水之间。同时,诗中也蕴含了诗人对时间流逝、新旧更迭的思考,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