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塔岧峣耸七层,恐妨泥污不须登。
镇江历劫安澜庆,凌汉单提向上乘。
立久波光如欲彻,望来烟意亦将澄。
漫言造极今孤约,兴已轩飞绝顶凭。
瞻礼六和塔作
宝塔岧峣耸七层,恐妨泥污不须登。
镇江历劫安澜庆,凌汉单提向上乘。
立久波光如欲彻,望来烟意亦将澄。
漫言造极今孤约,兴已轩飞绝顶凭。
【注释】
- 宝塔岧峣(yáo yáo):宝塔高峻,耸入云霄。岧峣,山势高峻的样子。
- 恐妨:恐怕妨碍。
- 镇江:镇江市。在江苏省中部。
- 历劫:经过多次劫难。
- 安澜:使水安定平静。
- 凌汉:直冲云端。
- 单提:单独支撑。
- 轩飞:形容气势磅礴,飞扬跃起。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瞻礼镇江的六和塔时所作的一首七律。全诗以宝塔为主体,通过描写宝塔的巍峨、高峻以及作者登塔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首联“宝塔岧峣耸七层,恐妨泥污不须登。”写镇江的六和塔高峻挺拔,有九层之多。诗人担心攀登时会被泥土弄脏,因此没有攀登。这里诗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六和塔的高大,也体现了诗人对宝塔的敬畏之情。
颔联“镇江历劫安澜庆,凌汉单提向上乘。”则是说镇江的六和塔历经劫难依然屹立不倒,它的存在就像一座灯塔,指引着人们前进的方向。诗人通过比喻的手法,赞美了六和塔的伟大作用和崇高地位。
颈联“立久波光如欲彻,望来烟意亦将澄。”描绘的是诗人站在塔上眺望远方的景象。他看到远处的波光如同要穿透云雾一般,而远处的烟霞也似乎要澄清了。这里的诗句充满了诗意,诗人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形象。
尾联“漫言造极今孤约,兴已轩飞绝顶凭。”则是说虽然六和塔的建筑达到了最高的境界,但是在诗人看来它仍然是孤单的。他已经兴致勃勃地登上了塔的最高点,尽情地享受着眼前的美景。这里诗人运用了反衬的手法,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对六和塔的喜爱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六和塔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同时,诗人还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富有诗意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