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和宝塔矗岧峣,古寺成传开宝朝。
隔岸越山拖画坐,列屏吴岭入云标。
已教息虑栖禅悦,但未忘言答景撩。
颇讶考功误灵隐,试看门对浙江潮。
这首诗的原文是:
开化寺
六和宝塔矗岧峣,古寺成传开宝朝。
隔岸越山拖画坐,列屏吴岭入云标。
已教息虑栖禅悦,但未忘言答景撩。
颇讶考功误灵隐,试看门对浙江潮。
注释:
- 六和宝塔:指六和塔,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边。
- 岧峣(yáo yáo):形容高耸。
- 古寺:指开化寺,位于六和宝塔附近的一座古寺庙。
- 开宝朝:指五代十国的南唐时期,当时杭州的名胜古迹很多,其中包括开化寺。
- 越山:指钱塘江边的越州山,也叫天目山。
- 画坐:形容山势如画,如坐画中。
- 吴岭:指吴越地区的山脉,包括今天的浙江省一带。
- 息虑栖禅悦:指在开化寺里修行,心无杂念,心境宁静。
- 忘言答景撩:指在开化寺里修行,可以忘记一切言语,用自然景观来陶冶情操。
- 灵隐:指灵隐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边。
- 浙江潮:指钱塘江大潮,是中国著名的自然景观之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六和宝塔和开化寺的景象,以及诗人在寺院中的修行体验。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展现了杭州独特的文化魅力和自然之美。同时,诗人还表达了在寺院修行中追求内心宁静和与自然相融合的愿望。整首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