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梅邓尉犹艰致,望绝孤山几树春。
却为天寒藏蓓蕾,勾留仙卉待游巡。
于今是矣浑疑幻,或异斯焉那有真。
祇虑墓门处士笑,对山不是看花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孤山看梅》。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 “看梅邓尉犹艰致”:
- “邓尉”指的是古代的地名,位于今天的江苏省苏州市。
- “艰致”表示很难达到或实现。
- 这句诗表明在邓尉这个地方观赏梅花非常困难(难以达到)。
- “望绝孤山几树春”:
- “望绝”意味着看得极远,看不到尽头。
- “孤山”指的是杭州西湖中的一个小岛,因山上有孤峰而得名。
- “几树春”可能是指春天里梅花盛开的景象。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遥望孤山上的几棵树时,只能看到春天的景象,无法见到真正的梅花。
- “却为天寒藏蓓蕾”:
- “却”表示转折,说明接下来要说的事情与前面的情况相反。
- “蓓蕾”是指花骨朵儿,通常用来比喻尚未开放的美丽事物。
- 这句诗意味着由于天气寒冷,那些还未开放的蓓蕾被隐藏起来。
- “勾留仙卉待游巡”:
- “勾留”意味着拖延或停留。
- “仙卉”是对花朵的美称,这里指梅花。
- “待游巡”表示等待有人来看。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因为梅花尚未开放,所以选择在这里停留,等待有人来观赏。
- “于今是矣浑疑幻,或异斯焉那有真”:
- “于今”意味着现在。
- “浑疑幻”表示完全怀疑这是幻觉。
- “或异斯焉那有真”意味着或许这与事实有所不同,但真的存在。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真实存在持有疑问,可能是由于环境条件或视觉错觉造成的错觉。
- “祇虑墓门处士笑,对山不是看花人”:
- “墓门”可能是指坟墓的门,这里用来象征死亡和结束。
- “处士”指的是隐居不仕的读书人。
- “对山”可能是指孤山或其他类似的自然景观。
- “看花人”通常是指在欣赏花朵的人。
- 这两句话反映了诗人担心那些已经离开人世的处士会对他没有前来赏花而感到好笑,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生死、时间和自然无常的思考。
整体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赏梅的情景,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以及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对梅花未开状态的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对生命短暂、美好瞬间易逝的感慨。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自己未能及时赏梅的遗憾和对生命无常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