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向润州古寺行,最无情处动人情。
开轩爱俯江拖带,煮鼎徐听瓶响笙。
南戒六朝皆往迹,紫微七字独扬声。
登舟适可乘潮进,一再留吟恐近名。

甘露寺北轩叠前用杜牧韵又向润州古寺行,最无情处动人情。

开轩爱俯江拖带,煮鼎徐听瓶响笙。

南戒六朝皆往迹,紫微七字独扬声。

登舟适可乘潮进,一再留吟恐近名。

注释:在北楼轩窗旁观赏江水蜿蜒流过,听着煮鼎时发出的声音和笙乐的悠扬声音。南面是六朝古都留下的遗迹,而北斗七星却独自高悬在天空中。我乘船沿着江边行进,正好遇上涨潮,便一再地吟诵诗句,恐怕因此而出名啊!

赏析:

甘露寺位于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西北,甘露寺北轩叠为甘露寺北轩阁(甘露寺即指此阁),甘露寺始建于南朝齐梁年间(476—513年)。据《江南通志》载:“宋大中祥符八年(1200年)重建,嘉、熙年间重修。”甘露寺北轩阁为甘露寺主要建筑之一,原建于东山山顶,后因地震移至北山麓,故又名“北山楼”。甘露寺北轩叠与北山楼同为甘露寺的著名景点,两者相距约30米,一面临江,一面临湖,相映成趣。

杜牧《题甘露寺北轩》诗云:“北固山头多胜事,晚唐风物属僧家。石城山下千寻塔,甘露寺中万斛砂。晓树烟轻莺语乱,晴江日暖燕飞斜。凭阑一笑无人会,自拂禅床对落花。”可见此诗是写甘露寺北轩叠的胜景。

“又向”两句,写诗人登上甘露寺北轩叠,远眺长江,见江水蜿蜒流淌,不禁触景伤情。“开轩”句,写诗人站在轩窗旁观赏江水蜿蜒流过。“煮鼎”,即烹鼎,古代一种烹调用具。此处指烹煮食物。“瓶响”,即瓮响、瓮鸣,形容瓮中水沸腾之声。这两句写诗人在甘露寺北轩叠上俯瞰着蜿蜒流淌的江水,听着烹鼎时发出的声响以及瓮中的沸水沸腾之声。诗人从江水的流动、烹鼎的声音和瓮中的沸水沸腾声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美妙。

“南戒”两句,诗人由江水联想到历史。“南戒”,指南朝时期在南京设置的警戒线。“紫微”,本指天上星官名,这里代指北斗七星。诗人说,南面的警戒线都是从前人留下的痕迹,而北斗七星却在高空独自高悬,显得格外醒目。这两句诗人借古讽今,表达出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登舟”两句,诗人说乘船沿着江边行进,正好遇上涨潮,便一再地吟诵诗句,恐怕因此而出名啊!这两句诗人以自己为例,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之情。

整首诗通过诗人游览甘露寺北轩叠的情景来抒发诗人的情感。诗人登上甘露寺北轩叠,远眺江水蜿蜒流淌,听着烹鼎时发出的声响以及瓮中的沸水沸腾声,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美妙。同时诗人也从江水的流动、烹鼎的声音和瓮中的沸水沸腾声中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变迁和对名利的淡泊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