绰楔穹碑八十年,每来敬识弼仔肩。
总林乐利仍依旧,赫濯声灵勉继前。
祇祝耕犁丰沃野,幸过筹笔奠新边。
卷阿几度分明忆,驹隙迁中有不迁。
【注释】
(1)绰楔穹碑:即绰楔碑,用石柱撑住,使文字竖直的碑。八十年:指唐末黄巢起义军占领长安城后,唐朝灭亡。
(2)敬识弼仔肩:意思是说,在唐王朝灭亡之时,我有幸认识李辅国这样的贤臣。李辅国为肃宗宠信的宦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参与平叛。
(3)总林乐利:总揽森林,治理国家。犹言总揽大权。依旧:仍然。赫濯声灵:照耀着英烈们的声名和精神。勉继前:勤勉地继承先辈的事业。
(4)祇祝:祈愿。耕犁丰沃野:希望天下农民能耕种出丰收的庄稼。
(5)幸过:幸运地经过。筹笔奠新边:筹划策略,为收复边疆出力。
(6)卷阿:古地名,在今陕西汉中一带。此指《诗经?卷阿》篇。
(7)驹隙迁中有不迁:意谓虽然时间流逝,但志向却不会改变。
【赏析】
此诗作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诗人时年五十岁。《全唐诗》中收此诗为三十八首,编为第五十八卷。
这首诗是诗人在长安任官期间所作。当时藩镇割据势力强大,中央集权受到严重威胁。而唐文宗又昏庸无能,朝政腐败,导致外敌入侵,民不聊生。因此,诗人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表达了对朝廷内外政策的不满和忧虑。
首联:“绰楔穹碑八十年,每来敬识弼仔肩。”意为:屹立在长安城的石柱上,刻有“绰楔穹碑”四个字,已经过去了八十年。每当我来长安,都能看到李辅国这样的贤臣。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李辅国的怀念之情。李辅国是唐肃宗时期的一位宦官,他在安史之乱爆发后参与了平叛工作,为维护国家稳定做出了贡献。然而,由于他的专权行为,导致了政治上的黑暗和社会动荡。诗人对此深感痛心疾首,因此对李辅国充满了崇敬之情。
颔联:“总林乐利仍依旧,赫濯声灵勉继前。”意为:尽管战火纷飞,但总揽森林、治理国家的重任依然需要有人承担。李辅国的英名和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人继续努力向前。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期望。他认为,虽然当前的政治形势十分严峻,但只要我们能够汲取历史教训,坚持正确的方向,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走向繁荣富强。
颈联:“祇祝耕犁丰沃野,幸过筹笔奠新边。”意为:祝愿天下的农民能够耕作出丰收的庄稼;希望你能够通过筹谋策略,为收复边疆出一份力。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和对国家的责任感。他认为,国家的繁荣富强离不开农民的辛勤劳动和人民的共同努力。同时,他也期待国家能够尽快结束战争,恢复和平与安宁。
尾联:“卷阿几度分明忆,驹隙迁中有不迁。”意为:曾经多少次梦见了“卷阿”这个地方,如今虽然时光荏苒,但那些美好的回忆依然清晰可见。虽然我离开了长安,但我心中始终坚守着对国家的忠诚和信仰。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国家的热爱之情。他认为,无论身在何处,都应该时刻关注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