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凝风日仲春初,广殿文华敞碧疏。
经解传诠阐要道,衣宽带博戒虚车。
人伦物理行仁义,巽养震为济疾徐。
讵曰年年遵典故,化民成俗目蒿予。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此题考查了“炼字”“内容赏析”的能力,是一道综合性比较强的题目,结合题目所给的参考答案,注意从诗中的关键词语入手,如“仲春”“文华”“碧疏”“传诠”“衣带”“虚车”“行仁义”“巽养震为济疾徐”等,理解诗句的含义,然后根据注释作答。
【译文】
仲春时节,在广殿中讲读经书,敞然大度。经解阐释要旨,衣带松宽而车马慎驶。人伦之理,在于行仁义;《易》中的道理,在于“巽”以顺养万物、“震”以长养万物。难道每年只是遵循旧典吗?教化百姓使之成为风俗习惯。
赏析:
首联写皇帝到太学听经筵,天子临朝讲经,这是开天辟地的盛况。“仲春”,指春季的第二个月,即二月。仲春时节阳气渐生,天气转暖,万物复苏。此时皇帝到太学去听经筵,正是“风日仲春初”的好时候。这里用“仲春”两字点出了时间。“广殿”两句,承上启下,写太学的规模宏大,教习众多。“文华”,指文章学问。“敞”,宽广。广殿宽敞高大,可以容纳众多的学子。“文华敞碧疏”,意思是说太学建筑宽敞高耸,堂舍雕栏画栋,碧瓦流光。这两句写太学的宏伟壮丽,表现了封建统治者对于教育的重视。
颔联写皇帝在太学听经筵的情景。“经解传诠阐要道”,“传诠”,指传授讲解。“阐”,阐发。“要道”,指主要的道理。这里指皇帝听经筵时,先是由国子祭酒等官员向皇帝传授解释儒家经典和各种道理。皇帝听后觉得这些道理非常精深,于是便命令百官们按照这些道理去治理天下。“衣宽带博戒虚车”,意思是说皇帝听了讲演之后,就下令百官们穿着宽大的衣服,驾着宽敞的车子,并告诫他们不要虚饰车马,要勤俭节约。这两句写皇帝听了经筵讲演后作出的批示,表明了皇帝对于经筵讲演的认真态度,也反映了当时朝廷对于国家大事十分重视。
颈联写皇帝听经筵时的体会。“人伦物理行仁义”,意思是说皇帝听了经筵讲演后,领悟到人伦之间应当讲究仁义道德。“行仁义”,就是按仁义之道去行事。“巽养震为济疾徐”,意思是说皇帝听了经筵讲演后,领悟到《易》的道理是“巽”(谦逊)以顺养万物,“震”(奋发)以长养万物,只有做到谦逊奋发,才能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从而促进社会的安定发展。这两句写皇帝听了经筵讲演后的感想,表达了皇帝对于治国安民的主张和见解。
尾联写皇帝听经筵后对于教化百姓的希望与要求。“讵曰年年遵典故”,意思是说皇帝听到经筵讲演,想到自己每年都要遵循前代的典章制度,不禁感到有些自满。“化民成俗目蒿予”,意思是说皇帝想到教化百姓、改变社会风俗习惯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因此希望大臣们在教化百姓方面要多动脑筋想办法,多出主意,帮助自己实现这一愿望。这两句写皇帝对于教化百姓的希望与要求。
这首诗写皇帝在太学听经筵的情景,表达了皇帝对于治国安民的看法以及对于臣下的希望和要求。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精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