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问新秋底所宜,玉泉秋信试寻披。
无风不是迎人爽,有露还能被草滋。
翠重山光未疏际,碧轻云影向闲时。
豳风七月当前景,那藉说匡早解颐。
新秋玉泉山
借问新秋底所宜,玉泉秋信试寻披。
无风不是迎人爽,有露还能被草滋。
翠重山光未疏际,碧轻云影向闲时。
豳风七月当前景,那藉说匡早解颐。
【注释】:
借问新秋底所宜,玉泉秋信试寻披。
无风不是迎人爽,有露还能被草滋。
翠重山光未疏际,碧轻云影向闲时。
豳风七月当前景,那藉说匡早解颐。
【赏析】:
《新秋玉泉山》是宋代诗人王洋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四联,以写景为主,通过对玉泉山的描写,抒发了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首联:“借问新秋底所宜,玉泉秋信试寻披。”诗人首先向对方打听新秋的适宜之地,然后试着寻找秋天的消息。这里的“底”字在这里表示“哪里”,而“玉泉”指的是地名,即现在的北京市海淀区。诗人在询问新秋适宜之地的同时,也在试图寻找秋天的消息。这两句诗意表达了诗人对于秋天的好奇和对大自然美景的追求。
颔联:“无风不是迎人爽,有露还能被草滋。”这里描述了玉泉山上的景象。没有风的时候,人们会感到清爽;而有露的时候,草也能得到滋润。这两句诗描绘了玉泉山上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
颈联:绿树葱郁,山色与云影交融,呈现出一幅美丽的画卷。诗人用“翠重”、“碧轻”来形容山光、云影,形象地描绘出玉泉山的美丽景色。同时,诗人还通过“未疏际”和“向闲时”这两个词语,表达了时间的变化和空间的广阔,使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
尾联:“豳风七月当前景,那藉说匡早解颐。”最后一句是这首诗的最后一句。这里的“豳风”指的是豳风诗,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诗歌形式。而“匡”则是指匡衡,一个古代著名的学者。这句诗的意思是:在玉泉山下,你可以欣赏到豳风诗的优美景象,而且匡衡也会因为看到美景而感到愉快。这两句诗意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玉泉山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美丽景色和大自然的魅力。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笔触,将景物描绘得栩栩如生,令人陶醉。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和拟人的手法,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