牝洞悾悾虚室如,其通以塞有光舒。
恰看生白那愁暗,何必含明要在疏。
虿尾银钩临古帖,蝇头绿字读奇书。
设于二典寻津逮,四表犹惭普被诸。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和赏析:
涵光洞
牝(pìn)洞悾(hùn)悾虚室如,其通以塞有光舒。
牝(pìn)洞悾(hùn)悾虚室如,其通以塞有光舒。
牝,雌性动物,这里指雌性洞穴。悾,音同“哄”,形容洞穴深处的声音。虚室,空荡荡的洞穴。如,像。通,指光线能透进来。塞,堵塞。有光,指洞穴中透进的光线。
恰看生白那愁暗,何必含明要在疏。
恰看生白那愁暗,何必含明要在疏。
恰看,恰好看到。生白,即“生辉”,指洞穴中的光亮。那愁暗,指洞穴中因光线不足而产生的昏暗感。何必,为什么。含明,含藏光明。要在疏,意指要适度地控制光线的亮度。
虿尾银钩临古帖,蝇头绿字读奇书。
虿尾银钩临古帖,蝇头绿字读奇书。
虿尾,尾巴尖细如蝎尾。银钩,古代书法工具,形似弯钩,用以勾画笔迹。古帖,即古籍,这里指古文书籍。蝇头,形容字体小巧玲珑,如同苍蝇的头部一般。绿字,指墨色偏绿的字体。
设于二典寻津逮,四表犹惭普被诸。
设于二典寻津逮,四表犹惭普被诸。
设于二典,指的是设置两个典籍,可能是指儒家的经典或道家的经典等。求津逮,意为寻求知识的源泉,获取智慧。四表,泛指四方。惭愧,感到羞愧。普被诸,普遍得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在阳光照耀下,一个幽静而神秘的山洞显现出来,里面充满了光明和希望。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描绘,将洞口的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希望能够通过学习和探索来获得智慧和启示。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