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石根旁出怪松,隐嶙𡍪㙷历千重。
却疑云栈何时尽,忽讶草庐觌面逢。
到此谁能心不静,况当春自兴偏浓。
虽然乃更艰成句,为是名言喻莫从。

【注释】

云林:古代传说中的神仙居处。石室,指仙人居住之处。诡(guǐ):怪异,不寻常。嶙𡍪㙷(qióng)历千重:形容山峰重叠,层峦叠嶂。隐,隐藏。云栈,云雾缭绕的栈道,传说中仙人往来于山间所行走的道路。草庐,简陋的茅屋。春自浓,春意盎然。艰难成句:作诗不易得佳句。喻莫从:比喻不能理解或接受。

【赏析】

《云林石室》,全诗四联,首联写景,次联叙事,末两联抒情。

“诡石根旁出怪松,隐嶙岪历千重。”首联描写了石室的奇特之处,其根旁生长着一棵怪松,隐伏在嶙峋的石崖上,层层叠叠的峰峦延绵不绝。此句用笔简练,勾勒出一幅奇峻幽深的天然图画,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印象。

“却疑云栈何时尽,忽讶草庐觌面逢。”颔联进一步描绘石室的险峻环境。诗人似乎怀疑,云雾缭绕的栈道何时才能走到尽头;突然间,他遇到了一座简陋的茅屋,与那神秘的石室相会。此联通过对比手法,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神秘氛围的仙境之中,使人仿佛置身于云海之上,与仙境中的仙子相遇。

“到此谁能心不静,况当春自兴偏浓。”颈联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感受。在这里,他感叹自己来到了如此神奇的地方,自然会感到心旷神怡,心境宁静。而春天的气息也愈发浓郁,让人陶醉其中。此联表达了诗人对仙境中美景的赞美和内心的感慨。

“虽然乃更艰成句,为是名言喻莫从。”尾联提出了一个问题:尽管这里景色迷人,但作诗并不容易得佳句,更何况这里的美景与名言相去甚远。此联表达了诗人对于创作过程艰辛的无奈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仙境中的美丽与现实世界的差距。

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神奇的地方,通过对美景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内心的喜悦。同时,诗人也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