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俘献馘识忠诚,贡使随来万里行。
第一西方足嘉国,无双天下此都京。
俾观礼乐三千盛,待赏烟花午夜明。
重译又须宣象寄,筠冲语异逮蒙瀛。

瀛台赐宴拔达山来使即席得句

归俘献馘识忠诚,贡使随来万里行。

第一西方足嘉国,无双天下此都京。

俾观礼乐三千盛,待赏烟花午夜明。

重译又须宣象寄,筠冲语异逮蒙瀛。

注释:

瀛台:古代帝王的宫殿。拔达山:地名,今不详。

归俘献馘:指归来的俘虏献上战功。馘(guó):割掉敌人的左耳或左鼻以示胜利。

识忠诚:识别忠诚。

贡使:进献贡品的使臣。随来:跟随而来。

第一:第一名。

西方:指西域、外国。

嘉国:赞美的国家。

无双:没有第二个。

此都京:这里的京城。

俾观礼乐:让他们观摩礼乐。

三千盛:三千种盛大的仪式。

烟花:烟花灯彩。

重译:多次翻译。

宣象:传达信息。

筠冲:指使者。

语异:语言不同。

逮蒙瀛:抵达并被接纳。

赏析:

此诗是一首送别诗。在唐代,皇帝经常派遣使节到边疆与外国进行外交活动。这首诗是诗人为即将出使的拔达山使者而作的,表达了诗人对使者的美好祝愿和对国家的忠诚情感。

首联“归俘献馘识忠诚,贡使随来万里行。”描绘了使者凯旋归来的场景,歌颂了他们的忠诚和勇敢。

颔联“第一西方足嘉国,无双天下此都京。”则表达了对西域国家的美好祝愿,认为西域是一个值得赞美的国家,而长安作为首都也是无双的。这里的长安,指的是当时的首都长安城。

颈联“俾观礼乐三千盛,待赏烟花午夜明。”则是对使者的期盼,希望他们能够欣赏到长安城的繁华景象和美丽的烟花。这里的“礼乐”可能指的是长安城内的各种礼仪和音乐表演,而“烟花”则可能指的是长安城的烟花晚会。

尾联“重译又须宣象寄,筠冲语异逮蒙瀛。”则是对使者的祝福,希望他们能够顺利完成使命,将长安城的美景和文化传播到西域各国。这里的“宣象”可能是指使者向西域各国传达长安城的信息,而“筠冲语异”则可能是指使者的语言不同寻常,能够引起西域各国的关注和兴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