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年一举宁为数,周礼分明节候论。
便设军容示西域,伫看露布靖坚昆。
好齐以暇千旓飐,既正还奇万炮喧。
风日晴和士挟纩,非予恩也总天恩。
这首诗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在公元1069年任参知政事期间,为了庆祝南苑大阅,即军事演习的盛大活动而作的。全诗共八句,每句四字,押韵严谨。
第一句“廿年一举宁为数”,意为二十年后的大阅,我为之振奋,感到荣幸和自豪。这里的“廿年”指的是从王安石变法开始到现在的二十年。
第二句“周礼分明节候论”,意为按照周朝的礼法,对节气进行划分和讨论。这里强调宋朝重视节气,遵循传统礼法。
第三句“便设军容示西域”,意为立即布置军队,向西域展示实力。这里的“西域”指当时的西北边疆地区,王安石希望通过这次大阅,显示宋朝的军事实力。
第四句“伫看露布靖坚昆”,意为等待看到朝廷发布的公告,使坚昆等边境民族安定下来。这里的“坚昆”是指古代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王安石希望通过军事演习,消除边境的不稳定因素。
第五句“好齐以暇千旓飐”,意为喜欢整齐划一的军队和闲暇时的景象。这里的“旓飐”形容军队整齐划一的样子。
第六句“既正还奇万炮喧”,意为既整齐又出奇兵,万炮轰鸣的声音非常响亮。这里的“既正”表示军队整齐有序,“既奇”表示出奇制胜,“万炮喧”形容火炮声震天响。
第七句“风日晴和士挟纩”,意为天气晴朗和煦,士兵们穿着暖和的衣服。这里的“挟纩”形容士兵身上裹着厚厚的棉衣,象征着国家安定繁荣。
第八句“非予恩也总天恩”,意为这不是我个人的功劳,而是国家的恩赐。这里的“予”指的是诗人自己,“天恩”表示国家的恩泽。
赏析:这首诗是王安石变法时期的一首咏史诗,表达了他对军事演习的重视和对宋朝强盛的骄傲。通过对周礼和节气的引用,展现了宋朝对传统的尊重。同时,通过描绘军队的整齐和火炮的轰鸣,表达了对国家安全的关心。最后一句表明这是国家的恩惠,而不是个人的功劳。整首诗既有历史感又有现实意义,体现了诗人的政治理念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