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解微停晚复阴,凉侵衾枕听檐琴。
仍希仍咎不知足,即慰即虞或放心。
稍救麦秋京兆奏,敢忘云汉浃旬吟。
自思那有不忧日,惟益孜孜凛亦临。
【注释】
初四夜复雨:初四的夜晚再次下雨。
作解微停晚复阴:做解释,微停,指天将明时。晚复阴,指傍晚时分天色又暗下来,有雨。
凉侵衾枕听檐琴:清凉的夜风侵入被子和枕头,听到屋檐上弹琴声。
仍希仍咎不知足:仍然希望、责备自己。不知足,不满足。
即慰即虞或放心:即使安慰自己,也担心自己。或放心,可能放心也可能不安全。
稍救麦秋京兆奏:稍微缓解即将到来的麦收季节的困难。
敢忘云汉浃旬吟:不敢忘记《诗经》中的《云汉》篇长达一个月的创作。
自思那有不忧日:自己思考哪有不忧虑的日子。
惟益孜孜凛亦临:只有更加勤勉、谨慎地对待工作。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四年(809)六月,是诗人为关中地区遭受水灾后百姓生活艰难而写的一首长诗。
首联“作解微停晚复阴,凉侵衾枕听檐琴。”起首两句写景。诗人描绘出一幅初夏时节的夜景图,天气由晴转阴,夜幕降临,诗人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此时屋檐上传来一阵悠扬悦耳的琴声。“作解微停”意为诗人在思考着什么,“晚复阴”意为天色渐暗。“凉侵衾枕”写出了诗人被凉意侵袭的感觉,“听檐琴”说明诗人是在听着屋檐上的琴声入眠,这里“听”字用得很好,既表现出诗人在倾听琴声,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惬意。“凉侵衾枕”四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在初夏夜晚的辗转反侧之苦。
颔联“仍希仍咎不知足,即慰即虞或放心。”继续写景。诗人以“仍希”和“仍咎”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行为的自责与反省;“不知足”与“放心”则表达了诗人对自我行为的认知,即无论何时何地,都应时刻保持警惕。“即慰即虞”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前处境的担忧,“或放心”则是诗人对于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的一种预测。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行为的自我认知以及对未来的担忧。
接下来三联分别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注以及自己的担当与奉献精神。“稍救麦秋京兆奏,敢忘云汉浃旬吟”,尾联两句表达了诗人为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担忧,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热情。尾联两句出自《诗经·大雅·抑》篇,原句为“如彼行迈,悠悠我思。如飞如翰,如江如汉。”诗人借用这一诗句,表达了自己为国家和人民命运担忧的心情,同时也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和热情。
最后一句“自思那有不忧日,惟益孜孜凛亦临”则是诗人对自己行为的反思与总结。诗人通过反思自己的言行来提醒自己时刻保持清醒与警觉,同时展现出自己的责任感与担当精神。
这首诗通过对初夏夜晚景色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自身行为的自我认知以及对国家的忧虑和担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