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藜佳气焥樵蒸,奠璧圜丘祖业承。
日在骏狼钦敬授,阳回堪黍著明徵。
于昭陟降依左右,敢曰馨香荐豆豋。
宁远尚惟希景祐,持盈更益励兢兢。
解析:
第一段(冬至圜丘礼成述事)
- 配藜佳气焥樵蒸:在冬至的圜丘上,举行祭祀活动。”藜”是古代的一种草,这里指代草木;”佳气”通常用来形容美好的氛围或气氛;”焥”是指燃烧,”樵蒸”则可能指的是柴火和食物的准备。这句话描绘了人们在冬至这个重要的节日里,聚集在一起进行祭祀的场景,充满了祥和的气氛。
- 奠璧圜丘祖业承:在圜丘上放置玉璧,象征着传承先人的荣耀与事业。”奠璧”意味着放置玉制的祭品;”圜丘”是古代帝王祭天的场所;”祖业”代表祖先的事业和传统。这表达了对先人的敬意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和承诺。
- 日在骏狼钦敬授:太阳在骏狼的形象下被赐予,象征着神圣和权威。”日”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太阳,而”骏狼”是一种传说中的神兽,代表着力量和勇气;”钦敬”表示尊敬和崇拜;”授”则是授予的意思。这句话强调了太阳作为宇宙的中心,给予人类智慧和光明,同时也象征着皇权的神圣和权威。
- 阳回堪黍著明征:阳气回归大地,使得农作物可以生长。”阳回”指的是阳气回升,使大地回春;”堪黍”表示适合种植谷物;”着明徵”中的”着”是附着的意思,”明徵”可能指的是明亮的标志或者象征。这反映了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和人们对丰收的期望。
- 于昭陟降依左右:在神明的降临和离去时,人们恭敬地侍奉在两侧。这里的”于昭”可能表示光明或者神圣的存在;”陟降”意味着降临和离去;”依左右”表示在神明左右侍候。这句话体现了对神灵的敬畏和祈求保佑的态度。
- 敢曰馨香荐豆豋:我不敢说有献上的香气,但我愿意诚心诚意地奉献。”敢曰”表示谦辞,不敢自称;”馨香”通常用来形容香气扑鼻,这里可能表示真诚或者敬意;”荐豆豋”中的”荐”表示奉献;”豆豋”可能指的是豆子或者其他食品。这句话强调了献祭者内心的虔诚和奉献。
- 宁远尚惟希景祐:在宁静的远方,我仍然希望能够追求像景佑那样的成就。”宁远”可能表示宁静或者安定;”尚”表示希望或者愿望;”希”表示希望达到或者期望;”景祐”可能指的是某个人的名字或者成就。这句话表达了对更高成就的追求和个人志向的坚持。
- 持盈更益励兢兢:保持胜利,更加努力,不断自我激励。”持盈”指的是保持胜利或者优势;”更益”表示更加努力或者加强;”励兢兢”中的”励”表示激励或者鼓励;”兢兢”可能表示谨慎或者勤勉。这句话强调了在取得成就后,继续保持努力和警惕的重要性。
译文
冬至时节,圜丘礼成,祭祀天地。
草木焚烧,炊烟袅袅,祈愿祖业永继。
太阳神赐福于骏狼,象征威严与智慧。
阳刚之气归根,黍稷丰收,彰显圣德。
神明降临,敬奉左右,诚献馨香之礼。
内心虔诚,不畏艰辛,仍怀景祐之心。
保持胜势,继续努力,日夜警醒。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古人对冬至这一重要节气的重视以及对天地神灵的尊崇之情。诗人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对偶、比喻等,使得诗歌既有韵律之美,又富有意境。同时,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和对未来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