湣湣淑淑复湝湝,远带云林近绕阶。
松竹有声三友别,陶匏不奏八音谐。
秋风秋月常如是,江北江南底各侪。
小异支硎千尺者,襄阳抱宿托高怀。
【注释】千尺雪:指雪的高低不同,有的地方高到一千尺,也有的地方低到一尺。
题句:在墙上写字。
湣湣淑淑:形容文词清雅。复湝湝:形容山峦起伏。
云林:指山林。近绕阶:指庭院四周环绕着台阶。
三友:指松、竹、梅,常比喻君子。陶匏:陶器和匏瓜,都是古代乐器。八音:古代把金、石、土、革、丝、竹、匏、木八种材料制成的乐器称为八音,这里泛指各种乐器。谐:合奏。
秋风秋月:指秋天的风和月亮。
支硎:地名,位于今浙江省绍兴市。
襄阳:古地名,在今湖北省襄樊市。抱宿:抱住北斗星。托高怀:寄托远大的志向。
【赏析】此诗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作者以咏雪为题,抒发自己对自然景物的欣赏之情。
首联“千尺雪”一句,写景中寓含诗人对友人高尚品德和深厚友情的赞赏。“湣湣淑淑”,语本《诗经·卫风》中的名句“闵予小子,遭家不造”。诗人通过这一典故,赞颂了友人的高尚品格。“复湝湝”,用来形容山峦起伏,形象地描绘出一幅壮丽的雪景图;“远带云林近绕阶”,则写出了雪景的层次分明,远处的山峰被云遮得严严实实,近处的台阶却清晰可见。“松竹”两句则是诗人对友人的赞美之辞。“三友”即松、竹、梅,古人常以“松”、“柏”、“竹”、“梅”并称“四君子”,这里的“三友”,是指友人具有君子般的品质。“陶匏”两句则表明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诗人以“陶匏不奏八音谐”自况,意指自己虽不能像古代的琴师或歌人那样,用琴声或歌声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但却能以自己的真诚和热情,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
颔联进一步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雪景画卷。“秋风秋月常如是”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江北江南底各侪”,则写出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这两句既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也是对友人的一种寄寓,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颈联则通过对“小异支硎千尺者”的描绘,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赏之情。这里,“小异”指的是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差异,而“千尺”则是指友人所处之地的地势险峻,如千尺高山一般。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敬仰之情。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自己虽然身处高位,但仍然保持着谦逊的态度,愿意为朋友付出一切。
尾联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期待。“襄阳抱宿托高怀”,“抱宿”一词,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恋和不舍之情,也暗示了诗人希望与友人一同度过美好时光的美好愿望。“托高怀”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来的期望和信心。
此诗通过咏雪这一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与友人共同度过美好时光的渴望和期待。同时,诗人还通过描绘友人的形象和行为,展现了其高尚的品质和诚挚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