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流是导淮清,禹迹而今久变更。
棨戟建牙期底绩,衡阎比栉愿咸亨。
漕艘北上斯千庾,水驿南来第一程。
路转川回宜望远,树头瞥见片帆轻。

注释

清江浦清江:指淮水。浦:水边的地方,这里特指一个地名。

清江流是导淮清

“清江”指的可能是今天的长江支流如汉水、汝河等;“导淮清”指的是引导淮水变得清澈。

禹迹而今久变更

禹迹:大禹治水的痕迹。这句话可能意味着大禹留下的遗迹或痕迹已经很久没有被更改了。

棨戟建牙期底绩,衡阎比栉愿咸亨

棨戟:古代的一种武器,这里比喻军队。建牙:建立军队的指挥部。期底绩:期望完成功绩。衡(héng)阎:古代对官署、住宅的称呼。比栉:密集。希望都繁荣昌盛。

漕艘北上斯千庾,水驿南来第一程

漕艘:运输粮食或物资的船只。北上:北方。斯千庾:形容数量很多。水驿:水上的邮站。南来:南方来的船。第一程:旅程的第一步。

路转川回宜望远,树头瞥见片帆轻

路转川回:道路弯曲,水流曲折。宜:应该。望远:看远方。树头:树梢。瞥见:突然看到。片帆:一片小船上飘扬的帆。

译文

清江流引领着淮水,如今禹王的遗迹已经很久没有改变了。
军队的指挥部已经建立,期待着取得显著的成效,希望每个地方都能繁荣昌盛。
北来的漕运舰队装载了成千上万石粮食,南来的船首行千里。
当船只在曲折的河道中行驶时,我们能够远远地看到前方的风景。
从树枝上忽然看到了一片飘摇的小船帆,它正轻盈地前行。

赏析

《清江浦》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历史变迁的场景,通过对比昔日的大禹治水遗迹与现在的漕运繁忙,反映出社会和历史的变迁。诗中的“清江”和“淮水”不仅是自然地理的描述,更是文化和历史的象征。大禹治水的遗迹代表了古代的智慧和勤劳精神,而今日的漕运则体现了国家经济的繁荣和发展。这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景观和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及对未来发展的期盼。

诗中还涉及了交通和地理的描述,展现了古代的水运和陆运系统以及河流的复杂地形。诗中的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通过精细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的氛围之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