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一宿停清跸,泰岱岩岩见举头。
南指遥程春晓发,东来紫气马前浮。
圣踪永古并崇岳,恺泽于今在列州。
纵是瞠乎嗟莫及,觐扬敢不念深留。

【注释】

方山(在山东省曲阜县东南):泰山。皇祖:指唐玄宗。清跸(qǐ气):帝王出行时,仪仗队伍整齐划一,不使尘土飘荡,称为“清道”,亦称“清跸”。岩岩(yán yan):山势高峻的样子。遥程:遥远的路程。春晓发:春天清晨出发。东来:从东方而来。紫气:古代传说中吉祥的云气。圣踪:圣迹。崇岳:高大的山岳。恺泽:和蔼的恩泽。列州:各地州郡。瞠乎(chēn hū)嗟莫及:瞠目而视,也作“瞠乎嗟莫及”。觐扬:朝拜、仰慕之意。敢不念深留(liú):怎敢不想念长久留下。【赏析】

《过泰山》,乐府旧题,多咏游泰山之事。此诗为第一首,写诗人登泰山谒孔子庙时的感受。

开头二句说:在泰山之南住上一夜,第二天清早皇帝的仪仗队伍就从这里经过。这是点明自己此行的目的,是谒孔子庙。

三句说:“往南可以遥望遥远的路程,春天一大早就启程。”这两句既写泰山之高耸入云,又暗示此行的匆匆,与前面“宿”字相应,表现了作者对这次行程的重视。

四句说:向东来的紫气浮现在马前,这是用神话传说来形容泰山的神奇和伟大。“圣踪永古并崇岳”是说孔子的足迹永远留在这座高大的山上。“恺泽于今在列州”是说和蔼的恩泽今天遍及各地州郡。这两句既是对前两句的解释,同时也是表达自己对圣人的崇敬。

末二句说:纵使我瞠目而观也感到遗憾,怎么能够不想念孔子呢?“觐扬”是瞻仰的意思,“敢不念深留”则是表示一种向往之意。

全诗语言简练、质朴,感情真挚、热烈,表现出诗人对圣人无比崇敬的心情,同时又流露出一种怅惘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