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千里遍含濡,又澍甘膏云脚铺。
五日再沾惊未有,当春盈尺得曾无。
所欣过午初停跸,便拟临沂学舞雩。
南望尼山刚入牖,潇湘移得米家图。
《雨》
每每千里遍含濡,又澍甘膏云脚铺。 五日再沾惊未有,当春盈尺得曾无。 所欣过午初停跸,便拟临沂学舞雩。 南望尼山刚入牖,潇湘移得米家图。
译文:
每次雨滴降落到千里之外,都能滋润大地,又如甘润的膏腴覆盖着大地的角落。五天后再次降临,令人惊喜的是从未有过,正当春天的时候,雨水却很少。我喜欢在中午时分停下车驾休息,准备学习舞雩的动作。向南望去,孔子的故乡曲阜已经沐浴在雨水中,潇湘之地也得到了雨水的滋润,仿佛从米家的画卷中移动过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的景致和诗人的感受。诗中的“每每千里遍含濡”形象地表达了雨水无处不在的特点,它滋润了千里之外的大地,又像是大地上的膏腴一样,让每一处角落都充满了生机。“五日再沾惊未有,当春盈尺得曾无”则展现了雨水的神奇功效,即使是五天后再次降临,也不会让人感到惊讶,因为在春天里,雨水本来就很少见。
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描述了自己在过午时分停车休息的情景,准备学习舞雩的动作。舞雩是一种古代祭祀仪式,人们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舞蹈和祈祷。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文化的敬仰,也展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诗中提到了南望孔子故乡曲阜的情景,那里的人们也沐浴在雨水中,潇湘之地得到了雨水的滋润,仿佛从米家的画卷中移动过来。这一描述不仅描绘了雨水对不同地区的滋养作用,也象征着文化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整首诗通过对雨景的描绘,传达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