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枝韡韡傲霜开,才过重阳故国来。
未免迎人如见晚,不殊昔岁此相陪。
工惭李迪能描笔,逸谢陶潜但举杯。
最是一枝秋意足,底论金盏更银台。
琼枝,指菊花。韡韡,鲜艳。傲霜,不畏严寒。重阳,农历九月九日,古代风俗,这一天人们佩茱萸、饮菊花酒等习俗。才过,刚刚。迎人,迎接人。见晚,显得有些晚。不殊,相同。昔岁,去年。相陪,陪伴。惭,谦虚的词。李迪,唐代著名画家。描笔,作画。逸,超脱。谢陶潜,即陶渊明,东晋大诗人、文学家。举杯,喝酒。最,第一。秋意足,秋天的气息充足。底论,讨论。金盏,金色的酒杯。银台,银色的台座。
逐句释义如下:
琼枝(菊花)鲜艳如玉,傲然开放在寒霜之下。才过了重阳节,就从故国来到我身旁。未免(似乎)迎接人像见到晚归的人一样,但今年与去年一样是相伴。惭愧的是李迪能画菊花,而我的画技却不如陶渊明。超脱的情趣和陶渊明一样,最是一枝(一丛)菊花,足以表达秋天的意境。到底怎样评论金杯还是银台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赞美菊花来表达作者的高洁情怀。首联描绘了菊花在寒霜中傲然开放的壮丽景象,展现了菊花的高洁品质。颔联则通过对“迎人”一词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时光荏苒、人事更迭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他对旧友的思念之情。颈联则通过对比李迪的画技与自己的画技,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绘画技艺的自信和自豪感。尾联则通过对菊花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高洁品质的追求。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既有对菊花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