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口山头垒石磷,心常依处地常神。
雨查达复晴查达,土偶人嗤木偶人。
引马折旋嗔莫犯,从禽屡获福还申。
春秋报赛虽荒略,依约犹存土鼓豳。

【注释】

鄂博:蒙古语,意为“山丘”或“土丘”。

雨查达:蒙古语,意为“阴天”。

土偶人:木偶。

引马折旋:指牵马时故意打转儿。嗔:生气。

从禽:顺从的鸟类和家禽。

依约:约定、约定成俗。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描写了鄂博(土丘)的景象和人们的生活习俗。
第一句“路口山头垒石磷”,描写了鄂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这里的“路口山头”指的是鄂博所在的山丘,而“垒石磷”则形容这些石头的颜色和形状。
第二句“心常依处地常神”,则是在表达人们对于这个鄂博的情感依赖和尊重。这里的“心常依处”指的是人们对鄂博的依赖和依恋之情,而“地常神”则是对鄂博的敬仰和崇拜之意。
第三句“雨查达复晴查达”,描述了鄂博周围的环境变化。这里的“雨查达”指的是阴天,而“晴查达”则是指晴天。通过对比雨天和晴天下鄂博的变化,表达了人们对鄂博的敬畏之情。
第四句“土偶人嗤木偶人”,则是在表达人们对土偶人的喜爱。这里的“土偶人”指的是模仿人类形态的木偶,而“木偶人”则是指没有生命的事物。通过对比两者的不同,表达了人们对生命的珍视和尊重。
第五句“引马折旋嗔莫犯”,描述的是人们在鄂博周围活动的情景。这里的“引马折旋”指的是牵着马在鄂博周围转圈儿玩耍,而“嗔莫犯”则是提醒人们不要冒犯鄂博。通过描绘这一情景,表达了人们对于鄂博的保护和敬意。
第六句“从禽屡获福还申”,则是在表达人们通过驯养家禽来获得好运的故事。这里的“从禽”指的是驯养的家禽,而“屡获福还申”则是指通过驯养家禽获得了好运,并且得到了回报。
最后一句“春秋报赛虽荒略,依约犹存土鼓豳”,则是在表达尽管岁月流逝,但是鄂博的传统习俗仍然得以保留。这里的“春”、“秋”分别指的是春季和秋季,“报赛”指的是举行庆祝活动,“虽荒略”则是指虽然岁月流逝,但是庆祝活动仍然进行着。“依约”指的是约定成俗,“犹存”则是指仍然存在。通过描绘这一情景,表达了人们对鄂博传统的传承和尊重。
这首诗通过对鄂博的描写,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对传统的传承和尊重。同时,诗歌语言朴实无华,但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