驹驰火改讶匆然,间岁来瞻意倍悬。
痛仰桥山犹自昔,抚兹海宇念当前。
敬绳谟烈百千世,忽隔音容十八年。
奠罢椒浆还复去,祇馀心系岳云边。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解释

  1. 恭谒泰陵:指的是对帝王陵墓的恭敬谒见,”泰陵”指唐玄宗李隆基的陵墓。
  2. 驹驰火改讶匆然:形容时间的迅速流逝,”驹驰”比喻时间快如骏马,”火改”指岁月变迁,这里暗示了时间的快速变化。
  3. 间岁来瞻意倍悬:意思是隔了一年来看望,感慨之情更深,”间岁”表示经过了一段时间,”来瞻”指的是前来看望。
  4. 痛仰桥山犹自昔:桥山是古代传说中的黄帝陵墓,这里指代历史长河中的英雄人物,”痛仰”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与怀念。
  5. 抚兹海宇念当前:在这里抚摸国土(国家),思考当前的局势和人民的生活。
  6. 敬绳谟烈百千世:指的是尊重历史上那些有远见卓识的人物的智慧和功绩,”绳”意为引导,”谟”意为谋略,”烈”意为伟大。
  7. 忽隔音容十八年:形容与皇帝相隔了十八年未能相见,”忽闻”表示突然听说或听到了,”声容”是指皇帝的声音和容貌。
  8. 奠罢椒浆还复去:在祭奠完毕后准备离开时(”奠罢”指祭奠完毕),但心中仍牵挂着对皇帝的思念。
  9. 祇馀心系岳云边:只剩下对皇帝的思念,如同站在泰山之巅遥望云雾缭绕的山峦。

译文
我恭敬地拜谒泰陵,感叹时光匆匆如骏马般飞逝。时隔一年再度前来瞻仰,感慨万千心情更甚。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怀念,依旧历历在目。我尊敬历史上那些有远见卓识的人物的智慧和功绩。与皇帝相隔了十八年未能相见,突然听到他的消息令我心神不定。祭奠完毕后准备离开时,心中仍牵挂着对皇帝的思念。

赏析
此诗通过诗人与皇帝之间距离的变化,展现了他对历史的尊重、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以及对国家人民的深切关怀。通过对时间的感慨、历史的回顾以及对未来的展望,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以及对未来的信心和期待。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高远,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对现实的关注,展现了王维作为一位文学家兼政治家的思想境界和艺术才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