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祈祀典廑躬行,右阙晨趍率辟卿。
立我蒸民知谷重,藐予小子识君轻。
六钧彩凤仪仙乐,三献卿云拥帝觥。
悬鼓和鸣物甲坼,青郊正待省新耕。

【注释】

春仲:春季初。躬行:亲自执行,亲身参与。右阙:皇宫。晨趍:早上出行,早晨上朝。率辟卿:率领百官。蒸民:百姓。谷重:粮食重要。藐予小子:我年岁幼小。识君轻:了解君主的尊贵与不贵。六钧:六种色彩的丝线。彩凤仪:彩色的凤凰仪仗。仙乐:神仙的音乐。三献卿云拥帝觥:三次进献美酒,由侍臣拥着帝王举杯饮酒。悬鼓和鸣:悬挂在高处的鼓声和谐。物甲坼:万物生长。青郊:郊外。省新耕:视察耕作。

【赏析】

这首诗是唐玄宗天宝二年春正月十五日到二月一日祭祀社稷坛时所作(《全唐诗》卷八十六、《全唐诗纪事》卷一)。诗人从春祭开始,一直写至春耕结束,内容涉及春祈、春祀、朝会、宴饮和春耕等各个方面。诗中对君王的颂扬溢于言表,表现出了盛唐时期的昂扬气象。

首联:“春祈祀典廑躬行,右阙晨趍率辟卿。”春祭开始时,唐玄宗亲临祭祀场所主持祭祀仪式,并率文武百官行礼致敬。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天子亲临祭祀的崇敬之情。“廑躬行”是说亲自参加祭祀活动,“率辟卿”是指率同百官行礼致敬。《旧唐书·礼仪志五》:“大祠,则皇帝亲奉牺牲圭璧,奠于坛上,以太祖配,其礼如南郊;若皇后、太子、王公已下皆陪位行礼。又以高祖配,亦如之。其馀二王后、公主、诸王、命妇、群臣百执事皆就位。”

颔联:“立我蒸民知谷重,藐予小子识君轻。”诗人站在百姓一边,认为百姓是国家的根,而自己则微不足道。这一联诗反映了诗人的政治思想。“知谷重”是指百姓知道粮食的重要,“藐予小子”是指自己年幼无知,但仍然有自知之明。“谷重”一词出自《尚书·洪范》“五曰食”。

颈联:“六钧彩凤仪仙乐,三献卿云拥帝觥。”诗人描绘了祭祀场面的盛大与热闹,以及君臣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六钧”是指六种颜色的丝线,这里指用六种颜色的丝线制成的彩凤仪仗,“三献”是指多次进献美酒,“卿云”是指侍臣捧酒敬酒,“拥帝觥”是指侍臣将酒杯高举向君王敬酒。这一联诗表达了诗人对君王的尊敬之情。

尾联:“悬鼓和鸣物甲坼,青郊正待省新耕。”诗人描绘了春天田野的景象,也暗示了春天即将到来的消息。“悬鼓和鸣”是指悬挂在空中的鼓声和谐悦耳,“物甲坼”是指万物生长发芽。“青郊”是指郊外,“省新耕”是指视察耕作情况。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盛唐时期的时代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