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庐何必拥青绫,上苑相将玩影灯。
适值万几方少暇,漫夸百谷已咸登。
鳌山赑屃须臾驾,雁塔光明不计层。
为问四明归贺监,踏歌应制可重曾。

注释:

  1. 上元后日小宴群臣并命观灯其二:上元节后的第二天,皇上在宫中举行宴会,邀请群臣一起观赏灯会。
  2. 直庐何必拥青绫,上苑相将玩影灯:皇帝的住处不需要用丝绸装饰,而是直接使用青色的绫作为帷帐。皇帝和宫女们都来到皇宫外的上苑,一起玩看灯光的影子。
  3. 适值万几方少暇,漫夸百谷已咸登:刚好皇帝处理政务的闲暇时间较多,于是随意夸大了丰收的景象。
  4. 鳌山赑屃须臾驾,雁塔光明不计层:鳌山和雁塔都很快搭建完成,而且它们的光芒照耀着整个京城,人们根本数不清有多少层。
  5. 为问四明归贺监,踏歌应制可重曾:我想问问这位来自四明的贺监,他曾经有《踏歌词》一首,现在是否还记得?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上元夜小宴群臣观灯应制》。诗中通过描绘上元夜的灯会盛景,表达了对盛世繁荣的赞美之情。
    首句“直庐何必拥青绫,上苑相将玩影灯”,以直庐(皇帝的居所)无需华丽的装饰,而上苑(皇宫外的风景名胜区)却可以尽情欣赏光影之美景作开篇,展现了皇帝的从容不迫和对百姓生活的关注。这里的“直庐”指的是皇帝居住之地,而“拥青绫”则是形容其装饰简单朴素。相比之下,上苑则显得更加开放和自由,可以让人们自由地欣赏光影之美。这种对比也体现了诗人对皇帝与民众之间关系的思考。
    第二句“适值万几方少暇,漫夸百谷已咸登”,进一步强调了皇帝在处理国务之余,还能享受这样美好的时光。这里的“万几”指的是皇帝处理国事的繁忙,而“闲瑕”则表示皇帝在这个时候能够放松心情。同时,“漫夸百谷已咸登”则描绘了丰收的场景,意味着国家已经实现了丰衣足食的目标。这两句诗不仅赞美了皇帝的贤明与睿智,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繁荣富强的美好愿景。
    第三、四句“鳌山赑屃须臾驾,雁塔光明不计层”和“为问四明归贺监,踏歌应制可重曾”继续描绘了灯会中的热闹场景。其中,“鳌山赑屃须臾驾”指的是鳌山上的龙龟雕像被迅速搭建起来,象征着吉祥如意;而“雁塔光明不计层”则描绘了高耸入云的雁塔在灯光的映照下闪耀着光芒,似乎没有尽头。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华和繁荣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代的向往。
    最后一句“为问四明归贺监,踏歌应制可重曾”,则是诗人在感慨时光流转的同时,对那些曾经参与过盛世建设的人们表达了怀念之情。这里的“四明”指的是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而“贺监”则是指贺知章,一位历史上著名的文人墨客。诗人通过询问贺知章是否还记得过去那段辉煌的时代,表达了自己对那段历史的追忆以及对前辈们的敬仰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上元夜灯会的生动描绘,展现了盛世的繁华景象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诗人也通过回顾历史,表达了对先辈们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