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亭阅古坐斯须,千载孤山信不孤。
岂必鹤归识丁令,恰因梅放缅林逋。
赢将白傅还苏守,留得青山与碧湖。
葛岭当前漫相傲,顽仙未必及潜儒。
【诗句注释】
- “放鹤亭”:位于钱塘江畔的西湖孤山上。亭内放有白鹤,故名“放鹤亭”。2. “溪亭阅古坐斯须”:在溪边的小亭子里坐下来,阅读古代的书籍。3. “千载孤山信不孤”:孤山自古以来就以其秀美而闻名,即使历经千年也依然保持着它的特色,这证明了孤山的美丽并不因时间的流逝而减退。4. “岂必鹤归识丁令”:并非只有鹤才会回来,丁令威(传说中会飞的仙人)也会回来,所以孤山的美丽并不因为丁令威的归来而显得特别突出。5. “恰因梅放缅林逋”:正是因为梅花盛开,我才想起了林逋。林逋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画家,他以隐居山林和创作山水田园诗而著称。6. “赢将白傅还苏守”:我赢得了与白居易的比试。7. “留得青山与碧湖”:留下了青山和碧绿的湖水。8. “葛岭当前漫相傲,顽仙未必及潜儒”:葛岭就在眼前,但我对它并不感到傲慢,因为我更欣赏那些默默无闻、勤奋学习的人,他们才是真正的贤者,而不是那些自命不凡、傲慢无礼的人。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叹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的诗歌。首句“放鹤亭”点明了题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接着,诗人通过对孤山、丁令威、林逋等古人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最后两句则通过与白居易的对比以及对自己与古人的比较,进一步强调了自己对于自然和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有对古人智慧和文化的颂扬,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文化的深刻认识和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