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万树发新花,胜举清游两可夸。
试问欧公应可否,相形邓尉并横斜。
凭参疏影生香趣,未许歌莺语燕哗。
不种牡丹种梅朵,殢财人亦厌繁华。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然后把握全诗内容,理解诗意,最后分析手法和情感即可。本诗前四句写平山堂梅花的盛放之美,后四句写梅花的高洁之性。

【答案】

注释:

①咏:赞颂。

②平山万树发新花:形容平山上的梅树盛开了万朵鲜花。

③胜举:最好的游乐活动。

④欧公:欧阳修,宋代文学家。

⑤横斜:指梅花枝干挺拔而斜生。

⑥参(cān):同“掺”,插入、夹杂。

⑦殢(tī):贪恋的意思。

⑧繁华:指富贵荣华。

赏析:

这首五绝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赞美梅花的优美风姿来寄托自己的高洁志趣。

首句以“发新花”三字点明题意,说明此时正值春末,正是梅花盛开之时。次句写平山堂的梅花最是引人注目。“两可”二字是说平山堂的梅花与别处的梅花相比,各有特色,难分高低。这两句从正面着笔,赞美平山堂的梅花之美,为下面进一步描写作铺垫。

三四句由正面转向侧面。“相形邓尉并横斜”,邓尉山是苏州著名的风景区,这里指的是梅花与邓尉山中的梅树相比,也毫不逊色,而且更见其高洁。“并横斜”三字既写出了梅树的特点,又表现出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五六句承上启下。诗人由正面描写转到侧面描写,写梅花在春风中散发出阵阵幽香。这两句紧承三四句而来,由远及近,将梅花的香气写得生动传神。

七句是全诗的警策,也是全诗的重点。诗人用反说的方式赞美梅花,说它不种牡丹却要种梅,是因为牡丹太贵了,而梅花虽贱却能耐得住富贵人的挑剔。这两句诗表面上似乎是在说梅花,实际上却是在说人。诗人借梅花自比,表达了自己鄙弃富贵、追求高尚情操的思想感情。

全诗以平山堂的梅花为题,赞美其美丽高洁,同时又通过赞美梅花来表现自己的志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