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峰排闼护祗园,幽致番番入静存。
会景飞窗吟据榻,吹风落叶眺归根。
秋深山色无逾秀,雨过溪声尚解喧。
犹喜阇黎不识字,梵天籁动贝为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天成寺》。下面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释义,并附上必要的注释和赏析。
第一首:
原诗:两峰排闼护祗园,幽致番番入静存。
注释:
- “排闼”: 推开门的意思,这里形容山峰如同门一样守护着寺庙。
- “祗园”: 古印度佛学院或修行场所。
- “幽致”: 指景色或事物所表现出的幽深、雅致的风格。
- “入静”: 达到安静的境界。
译文:
两座山峰如门一般守护着祇园,其幽深的景致让人心安神怡。
第二首:
原诗:会景飞窗吟据榻,吹风落叶眺归根。
注释:
- “会景”: 观赏风景的意思。
- “飞窗”: 形容窗外的景象在窗户上快速移动。
- “吟”: 吟诵诗文。
- “据榻”: 坐在矮凳上。
- “吹风”: 微风拂面。
- “落叶”: 秋天树叶飘落的景象。
- “归根”: 回到根源或本初的状态。
译文:
欣赏窗外美景,我坐在矮凳上吟诵诗文;微风吹动落叶,我眺望着回归自然本初的宁静。
第三首:
原诗:秋深山色无逾秀,雨过溪声尚解喧。
注释:
- “秋深”: 秋天到了深处。
- “无逾秀”: 没有超过的秀丽。
- “雨过”: 雨后。
- “溪声”: 小溪流水的声音。
- “尚解喧”: 仍然能够解除喧嚣。
译文:
秋天深入的时候,山林的色彩更加美丽;雨后的溪水声音仍然可以让人摆脱喧嚣。
第四首:
原诗:犹喜阇黎不识字,梵天籁动贝为翻。
注释:
- “阇黎”: 佛教用语,对僧侣的尊称。
- “梵天”: 指天空中神圣的佛国。
- “籁动”: 风吹树叶发出的响声。
- “贝”: 古代一种货币单位,也用于佛教仪式中。
- “翻”: 翻译,这里指用贝币翻译经文。
译文:
很高兴这位僧人不识字,因为他能通过梵天的自然声响来领悟经文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