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色苍苍五凤城,晏温初旭玉楼晴。
百年岁月逢元旦,九㝢车书奉大清。
嘉祉载吟椒颂句,春音伫听凯歌声。
三辰新转祥符肇,六气均调物象亨。
【注释】
己巳:指天干地支纪年法中的己巳年,即清康熙三十八年。
曙色苍苍:天色蒙蒙亮。
五凤城:古地名,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
晏温:和暖。
旭玉楼晴:太阳初升时,阳光照在玉楼上。
百年:一百年的岁月。
九㝢:古代的车名,这里指代清朝。
嘉祉:美好的福气。
吟椒颂:吟咏赞美之辞。
春音:春天的消息。
伫听凯歌声:静等听到胜利的消息。
三辰:古人将日、月、星并称为辰。
新转:刚刚出现或发生。
六气:古人认为天上有六种天气现象:风、雨、晦、明、寒暑、雷。
物象亨:自然界万物都亨通顺利。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戊寅年(1678)正月初一日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
第一句“曙色苍苍五凤城”,描绘了清晨时分,五凤城笼罩在一片朦胧的晨曦中,给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感觉。这里的“曙色苍苍”形象地描绘了清晨的曙光,给人以新的希望和生机。五凤城是当时的一个著名城市,诗人在这里用“五凤城”作为背景,既点明了地点,又增添了诗意。
第二句“晏温初旭玉楼晴”,描述了初升的太阳照亮了玉楼,使得整个城市都显得格外明亮和温暖。这句诗通过对玉楼和旭日的描述,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给人以美好的感受。玉楼在古代是一种高贵的建筑,诗人在这里使用“玉楼”一词,既表现了城市的富贵与繁华,又暗示了国家的繁荣和强大。
第三句“百年岁月逢元旦”,表达了作者对于时间的感慨和对于新的一年的期望。诗人通过“百年”这一时间跨度,感叹过去的岁月如流水般逝去,同时也期待新的一年能够带来好运和成功。这里的“逢元旦”意味着新的一年的到来,也预示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第四句“九㝢车书奉大清”,描述了皇帝乘坐着华丽的马车,宣读诏书来宣布新年的第一件事情。这里的“九㝢车”指的是皇帝的车驾,象征着权威和荣耀;而“奉大清”则表明了这是在庆祝大清国的新年开始。诗人通过这个细节,展现了皇族的尊贵和国家的繁荣。
第五句“嘉祉载吟椒颂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繁荣昌盛的祝愿,希望国家能够拥有美好的福气和声誉。这里的“椒颂”指的是赞美之词,诗人通过吟咏这些赞美之词,表达出对国家的深厚情感。而“载”字则强调了这一祝愿的持久性和深远影响。
第六句“春音伫听凯歌声”,描绘了静等听到胜利的消息的场景。这句诗通过“春音”和“凯歌声”两个意象,传达了诗人对于战争胜利的喜悦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这里的“伫听”表达了一种期盼和期待的心情,而“凯歌”则是胜利的象征。
第七句“三辰新转祥符肇”,描述了三辰(日、月、星)刚刚出现或发生新的变化,带来了吉祥和好运。这里的“新转”指的是刚刚出现或发生,突出了这种变化的新鲜感和意义非凡性。三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代表着天地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因此诗人用“新转”来形容三辰的出现,寓意着国家的吉祥和美好前景。
最后一句“六气均调物象亨”,描述了六气(风、雨、晦、明、寒暑、雷)都得到了均匀的调和,使得万物都得到了很好的生长和发展。这里的“六气”代表了大自然的六个方面,而“均调”则强调了和谐与平衡的状态。诗人通过描述自然界的和谐状态,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安定繁荣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对五凤城、玉楼、旭日、皇帝、新年、祝福、春音、凯歌、祥符、六气等意象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和对自然和谐之美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人在诗歌中巧妙地使用了典故和诗词,使得诗歌更加丰富和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