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边初见漾金钩,钓得人间尔许愁。
自是四时皆有月,果然独美乃于秋。
依依宵思随人会,淰淰寒光拂水流。
忽忆去年欢赏处,碧梧疏影在高楼。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理解诗意和背景以及体会作者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然后依据诗歌注释和关键词进行赏析即可。此诗为咏月之作,以“新月”为题,既点明时间,又烘托气氛。
其一,首句写“初见”。月亮刚刚升起,像一把金钩挂在天幕上。“初见漾金钩”,“漾”指水波荡漾,用“漾”字,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初升的月亮,似弯弯金钩悬挂在天际,美丽动人。诗人抓住初月的特点,将其喻为“金钩”,并把这一形象与“钓得人间尔许愁”联系起来,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赞美之情,又透露出诗人对人生坎坷的感慨。
其二,第二句紧承前意,说这轮明亮的月亮,无论春夏秋冬,都时时陪伴着人们。“四时皆有月”,即四季都有月亮。诗人运用了对比手法,写出了月亮永恒不变的特征。
其三,第三句进一步写月亮的美好。诗人指出,自古以来,月亮都是如此皎洁可爱,难怪人们会将它视为知己朋友。这里强调的是月亮的特质,突出了月亮的美,同时,也暗示出诗人与月亮有一种特殊的关系。
其四,接下来两句写月亮伴随人的情怀。“依依宵思随人会”,“依依”,依恋的样子;“会”,领会、体味。“淰淰寒光拂水流”意思是说,月光洒在江面上,仿佛是披着银装的姑娘在轻歌曼舞,使整个江面都变得晶莹透亮。
其五,最后一句写回忆去年欢赏的地方。诗人回忆起去年与友人赏月时的欢乐情景:碧绿的梧桐树疏落而有情致的影子映衬在高楼之上。“碧梧”“疏影”两个意象,不仅点明了时间(“去年”),而且营造了宁静优美的氛围,更增添了诗句的情韵。
【答案】
新月/汉边初见漾金钩,钓得人间尔许愁。
自是四时皆有月,果然独美乃于秋。
依依宵思随人会,淰淰寒光拂水流。
忽忆去年欢赏处,碧梧疏影在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