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霖屡报滋田绿,夏麦原看未秀黄。
已是增悲并孙楚,重教烦虑盼商羊。
忧勤何以酬群赤,报应全难问彼苍。
风妒云徂符往例,悯农岂为悼亡忘。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李纲,题目是《望雨》。下面逐句解释:
- 春霖屡报滋田绿,夏麦原看未秀黄。
- “春霖”指的是春天的雨水,“屡报滋田绿”意味着春天的雨水频繁地滋润着农田,使得农田变得一片翠绿。“夏麦原看未秀黄”则是指夏天的麦田原本应该展现出黄色,但因为雨水过多,麦苗长得不够茂盛。
- 已是增悲并孙楚,重教烦虑盼商羊。
- “已”字在这里表示已经,“增悲并孙楚”意味着由于连续的春雨天气,农民们的忧虑和悲伤已经增加。“重教烦虑盼商羊”则是说,农民们又增加了对商阳星(即火星)的期待,希望能够看到它带来及时的雨露。这里的“商羊”是一种象征性的说法,用来形容天气的变化,希望它能带来好消息。
- 忧勤何以酬群赤,报应全难问彼苍。
- “忧勤”指的是忧虑和勤劳,“何以酬群赤”则是指农民们辛勤劳作,却难以得到应有的回报。这里的“群赤”可能是指那些辛苦工作却得不到报酬的人。“报应全难问彼苍”则是说,农民们的辛勤劳动和努力,似乎很难得到公平的回报,他们不知道上天会如何回应他们的付出。
- 风妒云徂符往例,悯农岂为悼亡忘。
- “风妒云徂”指的是风和云都嫉妒这场持续的春雨,它们不愿意让这场雨停下来。“符往例”可能是指按照往年的经验,这样的春雨可能会给农作物带来好处,但今年的情况有些不同。“悯农”指的是同情农民,“岂为悼亡忘”则是说,诗人并不因为怀念逝去的朋友而忘记农民的辛勤劳作,他仍然关心着他们的疾苦。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春雨连绵不断的景象,反映了农民们在干旱季节的艰辛以及他们对丰收的期望。诗人通过对春雨的描述,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关心,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实的深刻理解。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体现了诗人的人文情怀,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实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