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齐才让天居上,进步竿寻百尺头。
众皱峰如能变化,太空云与作沉浮。
岂缘乘兴三千仞,敬识凭高十二州。
继述何能蘉敢不,乾坤亭里久延留。
【注】
皇祖:指泰山。登岱诗韵:指李白的《登泰山六首》之一。天齐:指泰山。才让天居上,进步竿寻百尺头:形容泰山之高耸入云。竿,竹竿。
众皱峰:指泰山周围的群山。太空云与作沉浮:形容天空中云雾缭绕,时升时降,仿佛可以随着山峰起伏。
岂缘乘兴三千仞:表示作者对攀登泰山的兴趣,想要一睹泰山的雄姿。
敬识凭高十二州:表示作者对攀登泰山的敬意。
继述何能:表示作者对于继承前人的事业感到自豪,不敢有所畏惧。
蘉敢不:意为坚决不退缩,勇于面对困难。
乾坤亭里久延留:表示作者在登泰山的过程中,一直坚持着自己坚定的信念,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泰山景色和诗人登山感受的诗,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泰山的壮丽景象和诗人攀登过程中的心情变化。
从第一句“天齐才让天居上”可以看出,诗人以泰山为参照物来比喻自己的才能和地位,表达了对自我能力的信心。这种比喻既富有诗意,又展现了诗人的自信和豪情壮志。
第二句“进步竿寻百尺头”则描绘了泰山的高耸入云之态,令人叹为观止。这句诗不仅赞美了泰山的壮观,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之情。
第三句“众皱峰如能变化,太空云与作沉浮”则是对泰山周围群山的描述,表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变化和美丽景色。这句诗既展现了泰山周边的自然景观,也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第四句“岂缘乘兴三千仞,敬识凭高十二州”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攀登泰山的过程。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对攀登泰山的兴趣和热情,也展现了诗人对泰山崇高地位的认可和尊重。
最后一句“继述何能蘉敢不,乾坤亭里久延留”,则是诗人对自己的期许和承诺。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对于继承前人事业的决心和勇气,也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坚定信念。整首诗既展现了泰山的美丽景色和宏伟气势,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对未来的深深热爱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