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秀芸芬岁月多,锦贉珍重印宣和。
即看与物开生面,浑是临池写擘窠。
如滴夏山常罨翠,欲鸣晴峡渐增波。
高楼百尺轩而敞,试一凭栏快若何。
【注释】题燕文贵夏山图:指苏轼的《题燕翼文贵夏山图》。
古秀芸芬:古代秀美的草木。芸芬,香气。
即看与物开生面:眼前所见,与万物都焕发了生机。
浑是临池写擘窠:全像是在池塘中写大字,形容笔力豪迈。擘窠,笔画粗大的字体。
如滴夏山常罨翠:就像山中的溪流,时时把绿色的植被覆盖起来。罨翠,用绿色的东西覆盖。
欲鸣晴峡渐增波:仿佛要叫唤的峡谷,渐渐被波澜所淹没。
高楼百尺轩而敞:高高的楼阁,层层叠叠的轩窗都敞开了。轩,窗户。
试一凭栏快若何:尝试着登上那高处的栏杆,心情是多么舒畅啊!
赏析:
这首诗是题画诗,诗人通过描绘一幅图画,抒发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首句“古秀芸芬岁月多”,描绘了画面中古老的树木和茂盛的花草,展现了岁月的痕迹和自然的美景。这里的“古”、“秀”、“芸”、“芬”都是形容词,分别形容树木、花草的特点。
次句“锦贉珍重印宣和”,则是对画面中锦缎般美丽的山水的赞美。这里的“锦贉”指的是色彩鲜艳的丝织品,“珍重”则表示珍贵和珍惜。
第三四句:“即看与物开生面,浑是临池写擘窠。”诗人赞叹这幅画使万物都焕发了生机。其中“擘窠”是一种大号字体,这里比喻画家的笔墨雄浑有力。
五至八句:“如滴夏山常罨翠,欲鸣晴峡渐增波”,“高楼百尺轩而敞,试一凭栏快若何?”诗人继续描绘画面中的景色,以及自己登高远望的心情。这里的“罨翠”、“增波”都是形容山中溪流的景象,而“轩而敞”则形容楼阁的高大和开阔。最后一句“试一凭栏快若何?”则表达了诗人登上高台后的心情,他感到十分舒畅和愉快。
整首诗通过对画面的描绘和自己的观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对画面的细腻刻画,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这幅画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