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含姹紫浅含红,对处偏宜细雨蒙。
奚啻带垂还发卷,每携春色见薰风。
施松似听鹤弹舌,压架还招蝶绕丛。
细与评量惟两字,风流卉里孰能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琰的作品,全诗如下:

深含姹紫浅含红,对处偏宜细雨蒙。

奚啻带垂还发卷,每携春色见薰风。

施松似听鹤弹舌,压架还招蝶绕丛。

细与评量惟两字,风流卉里孰能同。

逐句翻译及注释如下:

  1. 深含姹紫浅含红:花朵深红色部分含有紫色,浅红色部分含有红色。这里的“姹紫”和“浅红”是形容花的颜色鲜艳且层次分明。
  2. 对处偏宜细雨蒙:在花朵盛开的地方,细雨蒙蒙更显得娇艳。这里的“细雨”是指春雨绵绵,为花儿增添了朦胧的美。
  3. 奚啻带垂还发卷:不仅仅是花朵下垂如带,还有花蕊像蝴蝶的翅膀一样展开。这里的“奚啻”是“何止”的意思,表达了花的美丽不仅在外表,还在于其内在的美态。
  4. 每携春色见薰风:春天的气息常常带着花香弥漫四周,让人感受到芬芳。这里的“薰风”指的是春风,它吹过花丛,使得花香更加浓郁。
  5. 施松似听鹤弹舌:松树的枝叶舒展,好像在聆听鹤的歌唱一样优雅。这里的“施松”指的是松树,通过比喻,描绘了松树的姿态和声音。
  6. 压架还招蝶绕丛:花朵压住树枝,吸引蝴蝶围绕它飞舞。这里的“压架”是指花朵在枝头盛开的样子,而“招蝶绕”则描述了蝴蝶被花吸引的情景。
  7. 细与评量惟两字:细细品味这两句话,只有两个字能够形容。这里的“细与评量”指的是仔细品味和思考,而“惟两字”则是说只有两个词能够概括。
  8. 风流卉里孰能同:在这众多花卉当中,谁能与这些花相媲美?这里的“风流”指的是优雅、美好的样子,而“卉里”则指的是花草之中。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花卉图。诗人通过对花朵颜色的描写,展现了它们的娇艳美丽;通过描述花的姿态和香气,传达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机。同时,诗人也将松树与花相比拟,形象地描绘了它们各自的特点。整首诗既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