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栝笼扉竹掠檐,草堂趺坐悟华严。
日长山静幽怀惬,石谷云西妙处兼。
几卷绿蕉心展轴,一湾碧水镜开奁。
不教五柳门前植,恐认柴桑处士潜。

《曹夔音山静日长图》是清朝弘历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与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1. 逐句释义
  • 老栝笼扉竹掠檐:老梧桐树笼罩着门扉,竹叶在屋檐下轻轻摇曳。
  • 草堂趺坐悟华严:在草堂中坐下,沉思领悟佛教中的华严经。
  • 日长山静幽怀惬:随着太阳的升高和山的安静,诗人感到内心的愉悦。
  • 石谷云西妙处兼:岩石山谷和西边的云景构成了美景。
  • 几卷绿蕉心展轴:几卷绿色的蕉叶展开,如同心轴一般。
  • 一湾碧水镜开奁:一条碧绿的河流如同镜子般展开。
  • 不教五柳门前植:不把五柳先生门前种植。
  • 恐认柴桑处士潜:恐怕能认出那位隐居的处士。
  1. 译文注释
  • 整首诗没有直接翻译,而是保留了原诗的风格和意境。
  • 注释部分提供了每一句的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含义。
  1. 作品赏析
  • 《曹夔音山静日长图》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感慨。
  • 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思想。
  1. 评析
  •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意境深远。
  • 它体现了清代文学的特色,注重意境的营造和个人情感的表达。
  1. 写作背景
  • 这首诗创作于乾隆时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氛围。
  • 通过描绘自然的美景,诗人表达了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精神世界的探索。

《曹夔音山静日长图》不仅是一首艺术性很强的诗歌,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文化底蕴。这首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邃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