槁渡西巡仰圣踪,崇崖仍旧矗尧松。
隔峦未见雪中寺,应谷先闻云外钟。
敢觅新题清咏别,惟应元韵敬依重。
山灵有问如何答,再过还期叩碧峰。

【注】①槁渡:地名,今属云南大理。②尧松:指山名,相传为尧舜二帝巡游时所憩息之松。③雪中寺:即下雪时寺庙里积雪如银的寺庙。④清咏别:指清新雅致的诗歌。⑤元韵:指元稹诗的韵律。⑥敬依重:恭敬地遵循、继承。⑦山灵:指清凉山的神灵。⑧再过还期:表示期待再次来到此地。

译文:我沿着西巡路前行仰视圣迹,崇高的崖壁依然屹立着尧时的古松。隔着层峦叠嶂却看不见雪中的寺院,在应谷却先听见了云外传来的钟声。我不敢去寻觅新的题目来写清新雅致的诗歌,只能恭敬地按照前人的韵律来写诗作赋。清凉山上的神灵啊你问我该如何回答,下次再来的时候一定叩问碧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赴任云南大理途中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清凉山的崇敬和向往之情。

全诗以“恭依皇祖元韵”开篇,点题。诗人沿着西巡路前行,仰望圣迹,崇高的崖壁依然屹立着尧时的古松——这是对清凉山的赞美和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一种宣泄。他站在山脚下,抬头仰望,心中充满了敬畏和仰慕之情。

诗人转向山下的景物。他看到,虽然隔着层层峦峦,但雪中的寺院仍然清晰可见;而在应谷,他却先听到了云外传来的钟声。这里的诗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雪中的寺院比作银装素裹的美景,将云外的钟声比作清脆悦耳的声音,既形象生动,又富有诗意。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之情。

诗人并没有满足于眼前的景致,而是继续前行,去寻找新的灵感。他不敢去发掘新的题目来写清新雅致的诗歌,只能恭敬地按照前人的韵律来写诗作赋。这里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前人智慧的尊重和借鉴之情。

诗人以对清凉山神灵的祈祷作为结语,期盼下一次再来的时候能够叩问碧峰,与山灵进行更深入的交流。这里的诗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也体现了他对人间仙境的向往和追寻之情。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意象、丰富的情感抒发了作者对清凉山的崇敬和向往之情,同时也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人文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