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弓长箭夙曾闻,拔萃多能圣出群。
神武真堪轶贞观,天山那更数将军。
从容望月乌号引,想像秋风赤羽分。
几度停鞭层巘侧,当年威烈尚凌云。
三箭山龙泉关侧崇崖竦峙,康熙二十二年,我圣祖曾经此地勒马而射。连续三矢直逾岩顶,居民遂呼其处为三箭山。经过其下,仰维扬之烈迹,切如在目;溯思不愧无文因成有述。
柔弓长箭夙曾闻,拔萃多能圣出群。
神武真堪轶贞观,天山那更数将军。
从容望月乌号引,想像秋风赤羽分。
几度停鞭层巘侧,当年威烈尚凌云。
注释:三箭山龙泉关侧的崇山高耸入云,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我圣祖皇帝曾在此地骑马射箭。接连射出的三支箭矢直指山顶,居民因此称此地为三箭山。走过三箭山,仰望着扬州的英烈事迹,仿佛历历在目;回顾自己的不辱使命,无愧于“无文”。于是,写下了这首有记述之作。
柔弓长箭夙曾闻,拔萃多能圣出群。
神武真堪轶贞观,天山那更数将军。
从容望月乌号引,想像秋风赤羽分。
几度停鞭层巘侧,当年威烈尚凌云。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于康熙二十二年他曾经经过的三箭山的描写和感慨。首联描述了三箭山的壮丽景象以及圣祖皇帝的英勇形象,颔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圣祖皇帝的敬仰之情,颈联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三箭山美景,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圣祖皇帝威名的怀念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热烈,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圣祖皇帝的敬仰之情和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