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传来贵似金,繁滋簇簇满墙阴。
晚纫骚客幽兰佩,闲掠佳人白玉簪。
名状标题应入疏,画图省识尚沉吟。
寻常悟得香中谛,是卉皆成薝卜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琰的作品。郑琰(?-786年),字文宝,荥阳(今属河南)人。开元十六年(728年)进士及第,曾任太子通事舍人、集贤殿校理等职。后因触怒武三思而被贬为龙州司马。郑琰的诗歌作品并不多见,但这首《晚香玉》在艺术手法上却颇有特色,值得品味。
下面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西域传来贵似金,繁滋簇簇满墙阴。
译文:从西域传来的东西珍贵无比,繁密茂盛地装点着周围的墙壁。
注释:西域:指古代西域地区,这里泛指远方的地方。贵似金:形容东西非常珍贵。繁滋:繁茂。簇簇:密集的样子。
赏析:首联通过“贵似金”四字,将西域传来的东西比作珍贵的黄金,既表达了其珍稀贵重的特点,又展现了其雍容华贵的气质。同时,“繁滋簇簇”这一描绘手法,也形象地展现了西域传来的东西的繁盛状态。晚纫骚客幽兰佩,闲掠佳人白玉簪。
译文:黄昏时分,佩戴着幽兰般的佩饰;闲暇时,轻掠着佳人的白玉簪。
注释:纫:佩戴。骚客:指有才华的人。幽兰佩:幽兰制成的佩饰。佳人:美好的女子。白玉簪:用白玉制作的发簪。这里借代女子。
赏析:第二联进一步描绘了晚香玉的美丽与珍贵。它不仅被佩戴在骚客身上,成为他们的象征和标志,还被佳人轻掠,成为她们美丽的点缀。这两句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晚香玉在不同场合下的风采,使其更加栩栩如生。名状标题应入疏,画图省识尚沉吟。
译文:命名并描述其特性应该列入文献,绘画时需要仔细辨认仍感犹豫。
注释:标题:命名并描述的特性。疏:指文献或著作。画图:描绘画作。省识:仔细观察辨认。
赏析:第三联进一步讨论了晚香玉的命名和绘画问题。认为命名并描述其特性应该列入文献,说明人们对晚香玉的研究已经深入到了对其特性的描述层面。而绘画时需要仔细观察辨认,则反映了人们对晚香玉的珍视和喜爱程度之深。寻常悟得香中谛,是卉皆成薝卜林。
译文:常常领悟到香味中的真谛,所有花卉都能变成香草林。
注释:悟得:领悟到了某种道理、真理。薝卜林:指香草林,一种生长在香草丛中的树木。
赏析:尾联以诗意的方式表达了对自然界万物的理解与感悟。将一切花卉都视为香草,意味着人们认识到了大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同时,这也体现了人们对于自然美的追求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