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阁流丹切颢空,登临纵目兴无穷。
北凭太液平铺镜,南接金鳌侧饮虹。
冬已半时梅馥馥,春将回处日融融。
摩挲艮岳峰头石,千古兴亡一览中。
【注释】
悦心殿:明故宫的正殿。永安寺:明故宫中的一座寺院,在今北京城西海北沿,今名北海公园内。琼华岛:位于北京西海之滨,是明清两代帝王游赏的胜地。顺治年间建白塔于此。别殿:即永安寺。颜曰:题于其上。悦心几馀:取自《庄子·逍遥游》,“子独不见夫水与?平而微,近而静;悠兮其清也,远兮其浊也,静言拂之,清澈见底。于是徐行不流连,入乎旷然疑寂。”几,几案。余,指此诗作者自己。登临:登上高处。兴:兴趣、兴致。切颢:高悬。颢,天边、高空。纵目:放眼眺望。兴无穷:兴致无限。凭:倚靠。太液池:明故宫中最大的一个水池,在今北京北海湖。侧饮虹:侧身像彩虹一样倒映在水中。冬已半时:冬至时节已过。梅馥馥:梅花香气扑鼻。融融:太阳温暖和煦的样子。摩挲:触摸摩挲。艮岳:在今北京北海北岸,是明代皇家园林。峰头石:山巅上的岩石。千古:千年。一览:一眼望去,一目了然。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怀之作,写诗人登上永安寺白塔,遥望琼华岛上景色,抒发自己感慨万千之情。诗的前四句写景抒情。首句点出地点,交代了诗人游览的目的地;第二句描绘了诗人登临白塔所见之景,表现了诗人对美景的赞美之情;第三句写景,通过诗人的观察,展现了白塔所处的位置和周围环境的美丽;尾句用典抒怀,诗人以欣赏琼华岛美景为由,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感慨,抒发了对国家兴亡的忧虑之情。后四句写情抒怀。前两句写景,通过对琼华岛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喜爱之情;第三句写意,通过诗人的想象,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用典抒怀,诗人以欣赏琼华岛美景为由,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忧虑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对美景的喜爱之情,又体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忧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