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道为君兼作师,学犹未逮愧心知。
试看今古俱陈处,如与圣贤相对时。
两字力行谁得到,一编为伴岂能离。
行宫把卷忘言说,又见疏阴窗外移。
读书
漫道为君兼作师,学犹未逮愧心知。
试看今古俱陈处,如与圣贤相对时。
两字力行谁得到,一编为伴岂能离。
行宫把卷忘言说,又见疏阴窗外移。
注释:
- 漫道为君兼作师:意为虽然你说我既是你的老师也是你的君主。
- 学犹未逮愧心知:表示学问还未达到一定的境界,感到惭愧。
- 今古俱陈处:指古今的知识和智慧都展现在眼前。
- 如与圣贤相对时:如果能够和古代的圣贤们一起学习和思考。
- 两字力行谁得到:意谓要实现“两字”(通常指“仁”和“义”两个基本的道德准则)的力量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 一编为伴岂能离:意味着一本书可以伴随我们很长时间,不能轻易离开。
- 行宫把卷忘言说:在旅行的时候把书卷放在身边,以至于忘了用言语来表述书中的内容。
- 又见疏阴窗外移:看到外面阳光透过树叶斑驳地照在窗边。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问的追求。诗人自称既做君王又是教师,但觉得自己的学问还达不到一个真正的学者应有的水平,因此感到羞愧。他看到了古今的知识和智慧都展现在眼前,想要与古代的圣贤们一起学习和思考。他认为要想真正实践仁和义这两个基本的道德准则,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他还提到一本书可以伴随他很长时间,不能轻易离开。在旅行的时候,他把书卷放在身边,以至于忘了用言语来表述书中的内容。最后,他看到外面阳光透过树叶斑驳地照在窗边,仿佛是古人的智慧和知识在他眼前流转。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学问的热爱、对道德的追求以及对古人智慧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