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桥迤逦接旗亭,八月霜迟草色青。
黍圃豆场今乐土,黄沙白骨古严坰。
看馀画坐何曾卷,兴至吟鞭辄为停。
试问从来小隐客,几人不负草堂灵。

野村二首 其二

河桥迤逦接旗亭,八月霜迟草色青。
黍圃豆场今乐土,黄沙白骨古严坰。

注释版:

  1. 河桥——指通往河边的桥梁。
  2. 旗亭——古代酒楼的名称。
  3. 霜迟——表示时间已经过了八月末,但天气仍寒冷。
  4. 黍圃——泛指农田和菜园。
  5. 豆场——泛指田地和农场。
  6. 严垌(jiǒng)——荒凉的土地或地区。
  7. 看馀画坐何曾卷,兴至吟鞭辄为停。
  8. 试问从来小隐客,几人不负草堂灵。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而古朴的乡村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首句“河桥迤逦接旗亭”勾勒出一幅河流蜿蜒、桥梁连接的景象;“八月霜迟草色青”则展现了秋天的景色,以及人们在这个季节中的生活状态。接下来,诗人转向农田和菜园,用“黍圃豆场今乐土”来表达他对自然和谐与农作物丰收的赞美。然而,诗句中的“黄沙白骨古严坰”却透露出一种荒凉与悲伤,这反映了作者对于战争或战乱带来的破坏的感慨。整首诗在对比中展开,既有对田园宁静生活的赞美,也有对历史沧桑的反思,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与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