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道姮娥太懒生,却欣今夜倍晶明。
光涵朔塞浑无际,影照征人似有情。
历历白榆银界迥,寥寥碧宇玉河横。
擘云何用劳双手,云到中秋缬彩晴。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首句“只道姮娥太懒生,却欣今夜倍晶明”
- 关键词解释:
- 姮娥:指嫦娥。
- 懒生:形容嫦娥不常出来,此处用来形容其神秘和优雅。
- 倍晶明:比平常更加明亮。
- 译文:
- 人们通常认为嫦娥因为不太活跃而显得懒散。然而,在中秋之夜,她似乎变得更加明亮、闪耀。
2. 第二句“光涵朔塞浑无际,影照征人似有情”
- 关键词解释:
- 朔塞:北方边塞。
- 影照征人:月亮的光芒照亮了出征的士兵。
- 似有情:月光仿佛有情意,给人以温暖和安慰。
- 译文:
- 月光的光线覆盖了北方边塞,没有边界,给人一种无边的感受。月光照亮了出征的士兵,使他们看起来好像被月光所吸引,仿佛月光对他们有所回应,给予他们安慰。
3. 第三句“历历白榆银界迥,寥寥碧宇玉河横”
- 关键词解释:
- 历历:清晰可见的样子。
- 白榆:榆树,常用来比喻白色的东西。
- 银界:银色边缘。
- 碧宇:青色的天空。
- 玉河:银河,又称天河,是天上银河系的名称。
- 译文:
- 清晰可见的白榆树在银色的边缘下矗立,青色的天空中银河如玉河般蜿蜒流淌。
4. 第四句“擘云何用劳双手,云到中秋缬彩晴”
- 关键词解释:
- 擘云:打破云朵。
- 缬彩晴:彩色的云彩和晴朗的天空。
- 译文:
- 无需用手去打破云朵,因为在中秋那天,云彩会五彩斑斓、晴朗无瑕。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传统节日气氛的场景,通过对月亮的描述,表达了人们对中秋佳节的喜爱和对团圆的向往。诗中的意象富有象征意义,如“嫦娥”、“朔塞”等,都带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和情感色彩,使整首诗更具深度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