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道光阴遇闰留,却缘遇闰迅如流。
炎官后阵犹腾□,白帝头衔已报秋。
蛩语渐从朝露絮,蝉声多向晚风收。
司天谩进丰年验,未至西成讵解忧。

【注释】

六月十九日立秋:农历六月初九,为立夏后的第三个庚辰年(1030),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只道光阴遇闰留”意思是说,人们常说立秋之后,日子过得慢一些,这是因为立秋后进入小暑至大暑的伏天,气候逐渐转暖,而立秋之后则天气开始转凉。“却缘遇闰迅如流”意思是说,人们常说立秋后,日子过得慢一些,这是因为立秋之后进入小暑至大暑的伏天,气候逐渐转暖,而立秋之后则天气开始转凉。

炎官后阵犹腾□(xuán):在古代传说中,炎帝神农氏教民耕种,他教人们种植了桑树,所以后人称他们为“农神”。炎帝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在每年的七月初一用香草和艾叶来祭祀他。后来,民间也形成了立秋祭拜炎帝神农氏的传统。“炎官后阵犹腾□”意思是说,立秋后,农民们仍然忙于播种、收割,因为这个时候正值农作物成熟的季节。

白帝头衔已报秋:在古代传说中,白帝是一位掌管秋天的神祗,人们会在每年的立秋时节举行祭祀活动,以祈求丰收。“白帝头衔已报秋”意思是说,立秋这一天,人们通过祭祀活动,向白帝神汇报收获的情况,表示对丰收的期待和祝福。

蛩语渐从朝露絮:蟋蟀(qīngshǔ)是一种常见的昆虫,它们在夜晚发出凄厉的鸣叫声。“蛩语渐从朝露絮”意思是说,随着太阳的升起,露水开始蒸发,蟋蟀的声音也越来越明显。这句诗描绘了清晨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

蝉声多向晚风收:蝉在夏天的时候会发出清脆悦耳的鸣叫声,而在秋天的时候,它们的鸣叫声会变得低沉。“蝉声多向晚风收”意思是说,随着太阳的西斜,蝉的鸣叫声也逐渐减弱,最后消失在晚风中。这句诗描绘了秋天的傍晚景色,展现了大自然的变化无常。

司天谩进丰年验:司天是指古代的一种官职,负责观测天象并制定历法。“司天谩进丰年验”意思是说,尽管司天官提出了丰年的建议,但人们对此并不完全相信,认为这只是一种巧合而已。这句诗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的期望和担忧。

未至西成讵解忧:西成指的是丰收,而“未至西成讵解忧”意思是说,如果还没有到丰收的季节,那么人们就不会感到担忧。这句诗表达了一种乐观的态度,认为即使现在还未到丰收的季节,也不必过于焦虑。

【赏析】

此诗描写了立秋时节的自然景象和人们的农耕生活。诗人通过对节气、农事、动植物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立秋风物变化的特点和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丰收的期盼和对未来的积极态度。全诗意境优美,富有诗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