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架三千玉帙陈,明窗领略小阳春。
庭虚时听松风古,香静还思梅萼新。
阶草向暄犹织毯,液波知暖尚拖银。
底缘未释中心闷,多少茅檐失所人。

【注释】

  1. 涵元殿:即大明宫,是唐睿宗李旦的寝宫。
  2. 插架:书架。
  3. 三千玉帙陈:三千本装订精美的书籍。
  4. 小阳春:温暖的春天。
  5. 庭虚:庭院空旷。
  6. 松风古:松树发出的声响。
  7. 梅萼新:梅花开放的嫩芽。
  8. 阶草向暄:台阶上的草被晒得发烫。
  9. 液波知暖尚拖银:水波因阳光照耀而泛起银色的光波。
  10. 底缘未释中心闷: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人感到心里郁闷。

【赏析】
此诗以大明宫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冬日里宁静而美好的景象。诗中描绘了藏书、欣赏小阳春、松风、梅花、草和水波等景物,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无奈。

首句“插架三千玉帙陈”,形容收藏的书籍之多,数量庞大。“明窗领略小阳春”,说明在明亮的窗户下,可以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这里的“小阳春”是指温暖的春天,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次句“庭虚时听松风古”,描述了在空荡的庭院里,听到松树发出的古老声音。这里,松风被赋予了一种古老的、历史的感觉,使得环境更加幽静和神秘。

第三句“香静还思梅萼新”,则转向了花香与梅花的形象。这里的“梅萼”指的是梅花的嫩芽,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新生命的开始。诗人通过闻到花香和思考梅花的新芽,进一步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命力的赞美。

第四句“阶草向暄犹织毯,液波知暖尚拖银”,描绘了阳光下的台阶和水面。在这里,“阶草向暄”形容阳光照射下,台阶上的草变得温暖而柔软,就像铺上了一层地毯;而“液波知暖尚拖银”,则形象地描绘了阳光下水波闪烁着银色的光芒,如同流动的银子。

最后两句“底缘未释中心闷,多少茅檐失所人”,则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困惑和无奈。这里的“未释中心闷”指的是诗人内心深处的迷茫和困扰;而“多少茅檐失所人”则指那些因为现实的困境而失去生活的人。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人们命运的关注。

这首诗通过对大明宫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自然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