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寺疏钟引客寻,覆阶松柏绿森森。
壁图省识风云气,天汉长悬忠勇心。
绕屋竹风翻妙偈,当空水月涤尘襟。
苾刍为纪生平迹,饶有闲情论古今。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需熟悉诗歌的内容、形式及语言特点,把握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本诗是一首咏物抒怀诗。首联“萧寺疏钟引客寻,覆阶松柏绿森森”。写萧寺的清幽景色,引人入胜,令人流连忘返。

颔联“壁图省识风云气,天汉长悬忠勇心”。“壁图”即壁画,这里指关圣祠内的壁画。这一句是说,在壁画上可以领略到风云变幻、天地长存的气势。“天汉”指天河。“悬”即悬挂、高挂之意。“忠勇”即忠诚勇敢。“天汉长悬忠勇心”,是说关公忠义之心长存天地之间。

颈联“绕屋竹风翻妙偈,当空水月涤尘襟”。“妙偈”是指佛家经卷中的佳句。“涤”即清除、洗涤。“尘襟”意谓世俗的纷扰之念已随水月而洗去了。“绕屋竹风翻妙偈,当空水月涤尘襟”,是说,竹林中传来阵阵诵经声,如妙偈般悦耳动听;当空的水月映照在水面,也像洗净了世俗之念,使心境变得宁静。这两句以景结情,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寄情山水的闲适心情。

尾联“苾刍为纪生平迹,饶有闲情论古今”。“苾刍”意为出家人。“纪生平迹”,即记述自己的生平事迹。“饶有闲情论古今”,意思是说,自己虽然是一位僧人,但依然能够超脱俗世,对过去的历史和现在的情况都能发表自己的见解,表现出一种闲情逸致。这两句是说,尽管身为僧人,但仍能对历史和现实有自己的见解,并乐于谈论这些话题。

【答案】

译文:

萧寺的疏钟引来客人去寻觅,那覆盖着台阶的松柏青翠森森。

壁画上的风云气象使人领悟到天汉的壮阔,关公的忠勇之气永垂不朽。

竹风吹来缭绕着经文的妙语,月光映照着清澈的水波洗涤了尘世的烦恼。

一位出家僧人记下了我的生平经历,我不禁有些感慨地谈起了古今之事。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首联描写萧寺的清幽景色,引人入胜,令人流连忘返。颔联用典,借关公忠义之心长存天地之间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关公的崇敬之情。颈联以景结情,以竹林中传来阵阵诵经声,如妙偈般悦耳动听;当空的水月映照在水面,也像洗净了世俗之念,使心境变得宁静。尾联写自己虽然是僧人,但仍能对历史和现实有自己的见解,并乐于谈论这些话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