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水澄泓背碧山,几楹蜗舍绿杨环。
箔头摘茧开帘晒,町畔看秧杖策还。
太古林泉惟静静,长年鸡犬自闲闲。
应知尘世无堪比,只在桃源莲社间。

【注释】

面水:面前的水。澄泓:清澈的水。背碧山:背靠青翠的山。几楹:几座。蜗舍:蜗牛般简陋的小居。箔头:晒鱼网的地方。看秧杖策还:看着田里插秧的人拿着竹竿走路回来。町:田埂。太古:远古,久远。林泉:山林泉水。惟静:只安静。长年:常年。鸡犬自闲闲:鸡狗都悠闲自在。桃源: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世外桃源。莲社:佛教净土宗的修行团体。

【赏析】

《题文嘉南村草堂图》(文嘉为作者字),是南宋诗人陈亮(1143-1194)的一首七绝。此诗前四句写南村草堂的景色,后二句写其隐居之乐,最后两句以世外桃源来比拟南村之乐。全诗语言平实自然,意境清新幽雅。

首联“面水澄泓背碧山,几楹蜗舍绿杨环”。点明了南村草堂的位置,在面朝清水、背依青山的地势上,有几座简陋的茅舍,被绿色的杨柳环绕着。这一联通过“澄泓”和“碧山”、“蜗舍”和“绿杨”,描绘出一幅宁静和谐的自然风景。这种景象让人联想到陶渊明笔下的桃源,那种隐逸的生活气息跃然纸上。

颔联“箔头摘茧开帘晒,町畔看秧杖策还”。这两句描绘了南村草堂主人的生活场景。在纱网的顶部摘下蚕茧,打开窗帘让阳光照射,然后在田埂旁看着人们插秧,用竹杖指挥着劳作。这里的“晒”和“杖策还”都是劳动生活的象征,展示了一种勤劳朴实的乡村生活状态。

颈联“太古林泉惟静静,长年鸡犬自闲闲”。“太古”指的是远古时代,这里用来比喻南村草堂所处的自然环境非常清静,没有受到外界的干扰;而“鸡犬自闲闲”则描绘了南村草堂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他们与鸡犬同乐,享受着田园的宁静和快乐。

尾联“应知尘世无堪比,只在桃源莲社间”。这两句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和升华。在这里,作者表达了对南村草堂生活的向往之情,认为这样的生活是无可比拟的,只有像陶渊明那样生活在世外桃源中,才能体会到这种生活的乐趣。同时,也暗示了作者自己追求这种生活方式的愿望。

整首诗以景入诗,以情入景,通过描绘南村草堂的自然风光和田园生活,表达了作者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自然和谐、人与自然共生的理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