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所欠水,此乃水胜山。
坐我池塘上,疑其苕霅间。
洗将尘万斛,延得趣千般。
如是真佳处,片时来便还。
【注释】
精庐:指水边的小楼。西山:指浙江绍兴的会稽山,为越王勾践所葬。苕霅(shá):古水名,今属杭州余杭区,是钱塘江支流之一。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晚年,作者以水为贵,认为“山阳一曲”胜于“西山”,表达了他热爱自然的情怀,同时也表现了他追求清静淡泊的生活情趣。
首句写景。“水胜山”,这是诗人对绍兴一带自然风光的总的看法。绍兴是江南水乡,山多河少,所以有“水胜山”之说。但这只是从总体上说的,并不是说绍兴没有山,而是说这里的山和水都值得称道,都是美不可言的。这第一句就点出了下文“精庐”所在的地点。
颔联承上启下。“坐我池塘上,疑其苕霅间”,意思是在精庐中,面对池上的山水,使人怀疑是在苕霅之间了。这句诗用夸张的手法写精庐的景色之美。“坐”字写出人的感受,仿佛真的坐在水边的亭子里了;“苕霅间”三字写出人在精庐中的所见,令人神往。
颈联进一步写精庐之佳。“洗将尘万斛,延得趣千般”,意思是这里可以洗尽一身的污垢,得到无穷的乐趣。“洗将”二字表明精庐的美不仅在于它的环境,还在于它能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
尾联归结题意。“如是真佳处,片时来便还”,意思是这样真正好的地方,一去就会忘记它而返回来的。这里用典。晋朝陶渊明《归去来辞》有“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的句子,后来人们常用它表示归隐田园的意思。“片时”,片刻。
整首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首句总括全篇,第二句写精庐所在地的自然景色,第三、四句写诗人在精庐中的感受,最后一句写他对精庐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