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薄气蒸泽,淋漓润逼人。
溪头觅津渡,云外见嶙峋。
自是大家法,能传诗者神。
小亭檐柱迥,借问待谁巡。
【注释】
- 回薄:回薄的山风。回薄,指山间回旋吹来的冷冽之风。
- 蒸泽:蒸腾的水汽使泽地湿润。
- 津渡:渡口。
- 嶙峋(lín xū):山峰高耸突兀的样子。
- 大家法:大家风范,这里指大家风范所表现的技法。
- 小亭:小亭台。檐柱:屋檐上的木柱。迥:通“拱”,曲折、回环。
- 待谁巡:等着谁来巡察、检阅。
【赏析】
《高克恭云横秀岭图》是一首题画诗。全诗以写景为线索,描绘了一幅清丽脱俗的自然山水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首联写山风拂人,泽气蒸腾,溪头觅津渡。颔联写云外见嶙峋。颈联写大家风范,能传诗者神。尾联写小亭檐柱迥,借问待谁巡。
首联中“回薄气蒸泽,淋漓润逼人”两句,描写了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卷。诗人置身于大自然之中,被山风拂面,泽气蒸腾,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令人陶醉。
颔联中“溪头觅津渡”一句,诗人来到溪头,寻找渡口,展现了他对于自然的向往和探索精神。这里的“津渡”一词,既表示渡口,也暗含着人生的转折点,暗示着诗人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行的决心。
颈联中“自是大家法,能传诗者神”两句,则是对诗人技艺的高超和诗歌创作的独特性进行了赞美。这里的“大家法”指的是大师们的绘画技法,而“能传诗者神”则强调了诗歌创作的艺术魅力和深刻内涵。
末联中“小亭檐柱迥,借问待谁巡”两句,则是对诗人情感的抒发。诗人站在小亭之中,仰望着天空中的云彩,不禁感叹道:“这真是一幅让人心旷神怡的山水画啊!”同时,诗人也在思考着,在这美丽的山水画中,究竟有没有人能够欣赏到它的美呢?如果有的话,又是谁能够成为这幅画的守护者和传播者呢?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堪称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