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未芳而澹,水无波以宁。
触缘皆妙会,契理亦忘形。
砌草露生意,盆梅喷静馨。
化工惟易简,揭义在羲经。
【注释】
澹宁堂:诗人自号。山未芳而澹,山虽不芬芳但宁静;水无波以宁,水虽然平静却很安宁。触缘皆妙会,接触万物都能感受到它的妙趣;契理亦忘形,理解其道理也感到它没有形象。砌草露生意,台阶上的草露着生机;盆梅喷静馨,盆里的梅花散发着清馨。化工惟易简,大自然的工巧只在于简易之中。揭义在羲经,揭示自然的道理在《周易》之中。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首联“山未芳而澹,水无波以宁”,写山、水之“澹”与“宁”。“山未芳而澹”,是说山水本来不是香的,只是人们觉得香了才说它是香的。“水无波以宁”,是说水本来是平静的,只是人们觉得平静了才说它是平静的。这两句是就景物本身而言的。次联“触缘皆妙会,契理亦忘形”,是从观赏者的感受而言的。“触缘皆妙会”,即接触万物都能感受到它的妙趣。“契理亦忘形”,即理解其道理也感到它没有形象。“妙会”与“忘形”相呼应,说明作者对景物有独特的感受和理解。
三四联是全篇的重点,也是全诗精华所在。“砌草露生意,盆梅喷静馨”,写庭院里青苔上露出的嫩草、盆中梅花散发出沁人的清香。“化工惟易简,揭义在羲经”,“化工”,指造化之工,这里借指诗人自己。“揭义”,指揭示事物的道理。“羲经”,指《周易》。诗人用“化工惟易简”、“揭义在羲经”来赞颂大自然的工巧,认为大自然的工巧就在于其简单、自然。这两句是作者对自然界的观察与领悟,同时也是他的一种哲学思想。“化工惟易简,揭义在羲经”两句与前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两句赞美自然之美,而后两句则强调自然之妙。
最后两句“砌草露生意,盆梅喷静馨”与前面四句紧密相连,进一步描绘出庭院景色的优美,同时也表明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山、水、草、梅等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中还蕴含着一种哲理,即大自然的工巧就在于其简单、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