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收云尚在,傍晚散鱼鳞。
恰自锤峰上,常谐胜地因。
歌听广寒迥,节度塞山频。
明月居然好,宁无望思人。

注释:

雾气消散云彩还在,傍晚时分散开鱼鳞般的云雾。恰自锤峰之上常谐胜地因。听歌赏月在高耸的山峰上,欣赏美景的心情更加愉悦。观赏节日时频看边关山峦,明月如此美丽真让人陶醉。怎能不思念远方的人。

赏析:

《中秋夕作》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此诗首句“雾收云尚在”写秋夜景象,雾气已收,但云还缭绕在天空中;次句“傍晚散鱼鳞”写黄昏时分的景色,天边的鱼鳞似的白云逐渐消失。三、四两句写观月赏景的感受和心情,“锤峰”指华山,华山高峻,登上山顶可以俯瞰周围群山。“锤峰上”即指华山之巅。“胜地因”指登临华山而心旷神怡。“广寒”指月亮。“节度塞山频”,意思是说,每逢佳节之时,就频频观看边塞的山川,观赏明月。“明月居然好”,明月确实很美好,它给人们带来了欢乐,也引起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